关于全区青年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业态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等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这些新兴领域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并调整了产业布局。它们同样正在逐渐改变着青年的就业状况、职业选择以及工作方式。年轻一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其就业问题至关重要。***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青年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因此有责任把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作为主责主业去落实。我区是青年发展型城区的试点区之一,区委将青年发展型城区的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并将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作为团区委未来三年的重点工作。团区委把促进青年就业作为服务青年的工作重点,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围绕共青团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工作,分析青年就业形势,结合区共青团的调研与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共青团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一、青年就业形势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青年就业压力加大。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到1158万人,青年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根本上要靠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各相关单位、部门应围绕这项民生工作,凝聚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合力。
(二)青年非正规就业大幅增加,劳动保障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青年是非常重要的劳动群体,但劳动关系的状况比较复杂,企业的用工形式灵活,员工与企业之间往往没有较为稳定的劳动关系,员工的职业晋升通道较为狭窄,劳动保障与其他行业相比也不够完善。有研究者认为,“少量核心员工有着稳定的劳动关系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而外围的劳动者或者有全日制工作,但缺乏职业安全和晋升机会,或者从事非全日制工作,但只有短期合同,缺乏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青年就业能力与选择同质化,就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青年的就业期望和选择越来越趋同,青年在求职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职业风险,“考公热”、“考研热”持续升温,导致求职时间延长,求职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内卷”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以就业为本的政策规划引领青年提高就业能力;通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鼓励青年就业创业。同时,应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和培训机制,加强青年就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加深青年对于市场的了解,进而提高青年就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青年就业特征分析
根据《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区青少年工作发展实施意见(2022—2025年)》,团区委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区对青年更友好”的主题,深入调研区青年群体在工作方面的发展状况,挖掘梳理青年就业质量需求情况,更好地履行共青团的职责和使命。
(一)收入水平存在产业差异。近八成从业青年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其中6001—8000元占比为28.9%,8001—10000元占比为26.5%,10001—20000元占比为21.1%,20000元以上占比为1.4%。此外,有1.9%的青年税后月收入处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线附近。从职业类别上看,区3+3+X产业从业青年税后月平均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以及专业服务业(法律服务、会计和审计服务、咨询服务、工程设计服务、人才猎头服务等),分别为9674元、9118元和8809元。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在线经济、场景经济、流量经济等“X”产业从业青年收入相对不高。
(二)青年职业发展预期良好。在职业发展预期上,87.4%的青年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2.6%的青年信心不足。在失业风险感知上,近六成青年认为未来两年内面临较低的失业风险,10.9%的青年认为面临较高的失业风险。职业发展信心排在前列的三类行业是:“X”产业、金融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失业风险感知排名较高的三类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商贸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可见,职业发展信心高不代表失业风险感知较低。数据显示,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青年虽拥有较高的职业发展信心,但同时也面临较高的失业风险压力。
三、促进青年高质量就业的实践探索
如何充分利用共青团的特殊优势,寻找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为青年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的实际效能,已经成为当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团区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进一步树牢就业优先理念,通过多方联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完善帮扶机制、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等,着力构建高质量、综合、系统、协调、整体的青年就业服务体系。
(一)“政企互动”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0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