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理论专稿汇编(24篇)
(202402)
目录
1.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吸引世界瞩目 3
2.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7
3.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12
4.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8
5.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 24
6.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 28
7.“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 32
8.在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中澎湃火热“青动能” 37
9.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40
10.以科研评价改革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47
1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筑牢精神高地 54
12.以数字生态文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61
13.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69
14.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73
15.深耕数字化“试验田” 赋能新质生产力“结硕果” 80
16.网络文艺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86
17.构筑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93
18.释放数字消费新潜能 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00
19.就业视域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路 107
20.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及其世界意义 112
21.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117
22.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略 121
23.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128
24.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创造新伟业新荣光 135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吸引世界瞩目
近日,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超过121万亿元;过去10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自2017年起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2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至2022年的36883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5年,也是中国拥抱世界、惠及全球的铿锵步履。
党的二十大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变清晰可见,一组组客观的经济数据、一项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开放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映照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式现代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
2023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岁末回望,这一年,我国经济全年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步伐。这既有利于增强国内的信心和底气,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效应”持续释放,优质进口商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让更多跨国企业能够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提出10周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变为现实,不仅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可以想象,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的国家,将为世界各国贸易与投资创造多大的机遇。
时间镌刻前行痕迹,正如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所言,通过与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无私地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自身发展进步的经验。我们不妨将视野从“一带一路”的康庄大道中拉向更加广阔的天地,面对风急浪高、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实践亦是如此。
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也必将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许多国际人士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2017年,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共建国家的青年们把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风靡多国;现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在国际社会走俏,活力彰显;国货品牌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国产剧集接续出海充盈文化发展,甚至是中华美食、传统华服都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赓续文明又更新文明,通过小“窗口”真正造福世界人民,这何尝不是中国式现代化被世界点赞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中国,依然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事实无数次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其发展成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实践不仅拓宽了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也为非西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都将为世界带来多方面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扬帆远航再出发。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去改革创新。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提供全球生态公共产品,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让同样面临实现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任务的国家看到了希望,为发展中国家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全面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诸要素均具有特定的职能作用,同时又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生态文化体系是引导,生态经济体系是基础,目标责任体系是关键,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安全体系是底线。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新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书记基于“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 等人类面对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重大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其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如何在反对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民粹主义纷纷抬头、“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清洁美丽世界,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要维护共同利益,夯实保障全球生态安全的坚实基础。维护好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非排他性特征,要求人们抛开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来思考环境问题,共迎全球生态挑战,这必须且只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组织载体来化解危机。
另一方面,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共同价值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纽带,没有“共同价值”的引导,人类各个行为体就不可能普遍地相互认同并在这一基础上按着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原则相互协调,共同解决所面临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问题。依托全人类共同价值,进一步确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价值观,积极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全球生态治理新秩序
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全球生态协同治理,建立起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生态治理新秩序。
一是改革全球生态治理制度,保障发展中国家全球生态治理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是建设国际法治,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必须用最严格的法治和制度来治理全球生态环境,达成一系列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
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生态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联合国1992年发布并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原则维护了全球生态主义。发达国家应多作表率履行其历史责任,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的能力。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卓著,也为化解全球生态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为美丽世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加强协同治理,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基层干部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重要经验,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强调,“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近年来,“枫桥经验”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进一步凸显了“枫桥经验”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维护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对于社会发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义的需求也日渐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直接面对群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既要积极转变治理观念,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同时也要充分凝聚和发挥基层智慧,将基层打造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从源头上防范与减少社会风险,真正实现良法善治。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提高。密切联系群众是党主持法治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枫桥经验”,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具体要求,无不将人民主体地位放在法治工作的核心位置,将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国家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最重要场所。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在基层法治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政务透明度,构建政民良性沟通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充分利用好基层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基层打造为一个政民互动的关键切口,使政府能够更加直接和充分地了解广大群众的治理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成效的重要抓手。随着近年来我国治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但与此同时,基层治理资源不充足、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旧执法方式与新治理思维之间的张力较为突出。面对这种局面,“枫桥经验”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以下重要指引:在治理主体上,有效整合村(居)委员会基层组织、民间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多元力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在治理方式上,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结合本地习俗与文化传统,通过走访、座谈、调解等多种方式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在规范建设上,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软法”与传统硬法的相互融合;在评价体系上,打破“唯任务、唯指标”的做法,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核心依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事件的处理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体系优势、人民群众创新能力优势,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整体转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各地在践行“枫桥经验”过程中不断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制度创新,使得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朝着高效化、智能化和便民化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需要继续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经验,不断发扬与创新“枫桥经验”法治内涵,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提供指引和参照。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引下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最为关键的位置上,不断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党建工作的统筹功能,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继续健全基层治理规则制定和决策机制,依法发挥基层民主自治功能,确保村(居)民对相关治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相关规则和决策能够切实反映群众意志;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特别是着力解决法治机构设置不完善、法治机构队伍不稳定和人员配备不足、法治工作物质装备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将人、财、物更多投放到基层的长效机制,确保资源下沉到基层,努力提高基层法治机构工作能力;要健全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以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智慧平台满足多元主体需求、推动执法流程再造和打破信息壁垒的作用,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回应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推进信息的共享互通,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促进“良法善治”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实现。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作用不断彰显。一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乡风、激发亿万农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源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等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农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著提升。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建设各类公共设施、文化交流平台等,不仅有力回应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破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奠定了基础。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逐步形成了一条崭新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策脉络。从政策文件上看,2018年至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专题安排与决策部署。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此外,2019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与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政策内容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包括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支持建设文化活动空间,深入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从最新政策变化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脉络逐渐从关注农村思想阵地向探索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转变,同时在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文化惠民活动、积分制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农村生活方式、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等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突出难题。
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困境。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农村社会较之传统农村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具体表现为农村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出现断层;一些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戏台、凉亭等建筑载体的商业化与流失;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与活动室等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日益形式化等问题,导致农民缺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情感交流载体。这些都不利于文明乡风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在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偏向于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是“软任务”,因而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公共设施配备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流动性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缺位,而留守群体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留守妇女与老人缺乏参与积极性、留守儿童缺乏认知等困境。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质化困境。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各地纷纷开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农村社会文化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而采取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与实践形式。这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容易陷入同质化困境,无法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方面的实际作用与效果有所欠缺。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线,开展思想道德与民主法治教育,建立农村党员名人馆、优秀传统文化长廊等载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基层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是要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榜样力量。针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坚持农民群众的中心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包括培养文化技艺传承人、民间艺人、妇女干部等人才力量,激发当地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培养与输送一批人才到基层参与建设乡风文明;以家风建设为微观载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
三是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载体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新实践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式、避免同质化困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起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融媒体等数字载体,推动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乡村书店与图书室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的“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空间,集书店、咖啡馆、展览等功能于一体,为当地乡村社会注入了文化力量。此外,可以通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让党的新思想在农村生根发芽,落地见效。比如,江苏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理论宣讲和惠民服务、文化生活等有机融合,在提升农民群众“精气神”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
“记得当年我到农村去,当地‘秀才’跑我那儿来宣讲,说‘咱们今后现代了,那都不一样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2022年10月17日上午,***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很感慨地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往事。从中可以发现,现代化可感可知,具体而生动。昔日乡村里想破天儿想到的心愿,却是今天中国大地上普普通通人家,过的平平常常日子。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也有路径,有时间表也有领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久前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正如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式现代化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你我都是“主人翁”。这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人翁。正如***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我们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以主人翁精神建功立业,首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具体而言,要深刻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当旁观者。
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有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新作为,无论你是“斜杠青年”还是“六边形战士”,都要行动起来,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牢记使命,坚定向前。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一定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葆有主人翁意识,才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被艰辛所羁绊,不会被荆棘所束缚,而是在披荆斩棘中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涓滴成海,奔涌成潮,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每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勠力同心,携手同行,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最艰巨的事业、最繁重的任务面前,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则中国式现代化的梦想就会照进现实,更美好的明天就会触手可及。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认知:不少欧美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抄作业”,朝着它们的方向迈进?现代化是不是只有“西方化”这一个答案?对于一个宏观理念的理解,应该跳出字面,把它置于更加多元与客观的背景之下解读,如此才能看出其中的深刻内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一个大党来掌舵国家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在蜿蜒曲折之中,必然要有引领的坚强力量。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能达成的。对于这方面的论证,可以从“战略性”这个关键词来进行审视。
战略问题是一个执政党的根本性问题,它最能映照出国家“往何处去”的宏观路径。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清晰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就这个“时间表”的执行维度来说,放在西方国家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在西方所谓“民主政治”的范畴中,新任总统上任当天大概率就会推翻前任的多项政策,甚至连修建一条高速铁路都可能在政客争吵中拖成“烂尾”,“战略性”无从谈起。现代化建设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韧性和坚持,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很多事物的发展,要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观察,方能窥探出其中的清晰脉络。翻开近代历史书就能看到,西方国家实现的现代化,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掠夺和压榨的基础之上:从对本国小生产者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再到海外殖民地的奴隶贩卖和资源抢夺,在完成血淋淋的资本积累之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了最初的雏形。这种把繁荣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模式,中国不能也不会去尝试。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华夏传统文化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主张是“计利当计天下利”,走的是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这样的现代化之路,和西方化有着本质区别。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反观西方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相信“资本的力量”,使利益利润最大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基于此,才能有工人、农民、教师等普通群众走上全国参政议政的最高平台。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很多都转化成了国家的政策之一。在西方式现代化的维度中,政客的角色往往是财阀、企业等资本的利益代言人,拥有金钱更能“赢者通吃”。譬如对外战争的发动,背后就不乏军工巨鳄的“伸手过长”。所以,相比于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西方现代化的利益分配,又有多少“人民为主”,恐怕要打个大问号。
国家和时期不同,道路和理念也会不同。“现代化”不是一个单选题,现代化≠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这六个字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要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靠抄西方国家的作业注定交不了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把理念战略、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付诸行动,亿万人民携手同行,我们必将实现宏伟的目标。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
黑龙江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得天独厚。***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是黑龙江发展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生态文明思想在黑龙江的生动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对黑龙江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以及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守正创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只能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和自身,深刻揭示了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之一。
彰显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逻辑起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现代科学都表明人是自然的产物,先有自然的存在,是自然演化了人,人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优先存在性和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参与到自然的改造中,不断地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前进,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冰天雪地”指向自然资源环境,“金山银山”指向社会经济发展,本质上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冰天雪地是大自然对黑龙江人民的馈赠,其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因素,是黑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优势。我们必须要在发展中将“冰天雪地”转化为持续供给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绿色发展,促进金山银山“量”和“质”双重提升,使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揭示了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的演化;人的存在是有意识、有实践的存在,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两山论”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同一性,要求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冰天雪地和金山银山就是对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形象化阐释,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对冰天雪地的保护就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对冰天雪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就是发展生态生产力,指明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实现和谐共生的新路径,打破了长期以来将二者对立的错误观点。其实,“冰天雪地”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能够为地区社会生产提供持续的资料,是黑龙江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对冰雪资源的保护就是实现黑龙江自然资源价值的增值,就是保护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的统一。
继承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指明事物的变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也是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辩证转化而产生的。它为人类正确了解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考察自身的历史和精神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体现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发展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的变革,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冰天雪地”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传统社会意识中它只是人们要征服、利用、改造的对象,经济活动、人的行为受限其中,在开发利用上走了弯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个全新的理念,是针对黑龙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大自然认识的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事实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不仅蕴含了价值属性,还呈现了生产力属性。***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其实就是要保护住冰天雪地的颜值、增值其经济效益,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客观上反映了新时代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摒弃以往征服和战胜自然的旧思维,从过去强调征服和改造冰天雪地的发展观,转向了利用好冰天雪地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要通过对环境生产力的保护与发展,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坚定了“冰天雪地”变身“金山银山”的信心决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两山论”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更有信心能够走好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中国道路,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念的正确性。但是,冰雪资源禀赋发达地区要想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仍需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态保护和冰雪产业崛起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要学会利用冰天雪地的自然优势发展黑龙江特色产业,在冰天雪地上做文章、在保护黑龙江生态上下功夫,壮大黑龙江美丽经济,让冰天雪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实现辩证统一;要通过创新发展,让冰天雪地活起来、火起来,把其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端稳冰天雪地这个“金饭碗”。
总之,深刻领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蕴含的哲学意蕴,定能为黑龙江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为主的发展道路提供重要导向,助力黑龙江可持续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中澎湃火热“青动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事业是干出来的,高质量发展是拼出来的。中国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落实到奋进的日常中去,就是用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滚滚大势。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时代规律,更是战略自信。2024年的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主旋律,“五个必须”和九项重点任务是主抓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更好地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离不开包括中国青年在内的14亿多人民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车轮。
在谋划今年的经济工作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要想“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就必须在科技创新上狠下功夫。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永远在创新创业的“C位”上。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激扬青春,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铿锵前行。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支点,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有了“硬科技”,才有“智造极”。近年来,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开始牵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相关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帮扶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越来越多的“科研青年”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担重任、挑大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什么样的,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就是什么样的。科研青年闪耀创新舞台,高质量发展就拥有了璀璨的星辰大海。***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埋下头、俯下身,在科研创新中成长成才,火热澎湃的“青动能”,也就成了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凝聚青春智慧、汇聚创新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发出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号召。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及使命,深刻揭示了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不确定性、难以预料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绕不开、躲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以及党的建设存在的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值得关注,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弘扬好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本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伟业具有重大意义。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我们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偏差、不脱轨。
一是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要求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就是要在贯彻党的基本方略、路线政策中,坚定不移地同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执政基础的行为作斗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在实践中维护党的领导,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奋进中执行党的意志。
二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的作用。党的组织体系由党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所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不断完善和优化党的组织结构,使之发挥组织优势、释放组织效能, 把党锻造成“一块整钢”,永葆党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一个党员犹如一面旗帜,呈现了党的形象和风貌。广大党员要在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方面树标杆、走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艰苦奋斗示范者、实践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阐释艰苦奋斗精神,在攻坚克难、创新进取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蕴。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强化内外驱动,构建常态的体制机制
构建常态长效的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机制,既要有崇高理想的信仰力,又要有法律法规的牵引力,以此实现内在精神驱动和外在刚性约束相统一,达到思想提升和行动实践相贯通。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认知上明确行动才能使实践更加坚定有力。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强决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开创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局面。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从长从远,增强规矩意识,在已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出台配套措施办法,用可操作的细则规范来约束党组织与党员行为,用严明的法规防御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强化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深厚感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另一方面要自觉提升思想境界。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还需要激发传承者、实践者的主体性,将外在刚性约束内化为主体自觉行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破“心中贼”,常怀“感恩情”,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用初心使命滋养新时代艰苦奋斗实践,筑牢艰苦奋斗的思想根基。要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的相关学习教育,在回顾历史中理解艰苦奋斗的意义,在鲜活的奋斗实践中体悟艰苦奋斗的价值,多思多想、边学边干,激发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正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严管厚爱,塑造清新的政治生态
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做到有畏有为,让党员干部紧绷“纪律规矩弦”,严守“廉洁高压线”,保持艰苦的清醒,激发奋斗的意识。
一要抓好关键少数,旨在以上率下。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离不开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率先垂范,推动“八项规定”上行下效、涤荡党风,以赓续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压实关键少数的主体责任,让领导干部常怀艰苦奋斗这个“国之大者”,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推动党的作风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党治国效能。
二要管住绝大多数,重在激励约束。风成于上,俗形于下。要坚持深入开展经常性的集中纪律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使纪律的威严和效力向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延伸,使党的优良作风浸润每个党员肌体,融入血脉,将部分党员的旁观“看客”心态转化为苦干实干的动能。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鞭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干事创业、担当善为的奉献者,引导党员干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奋进姿态。
三要织密监督网络,意在保障落实。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锤炼优良作风,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自觉践行,亦在于抓常、抓长、抓落实。要织牢织密监督网络,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项监督与巡视巡察相结合,综合运用监督方法,增进监督实效,扎紧扎牢权力“铁笼子”。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曝光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终端等媒介开展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对违反四风、不担当、假作为、不作为等现象进行曝光,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增强协同联动,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通力配合和协同联动,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之往深里走,向实处行。
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引领时代新风。要构建立体多样、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全媒体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生态,既应立足于人民群众身边事、烦心事,真正在为民谋实惠、办实事中发扬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又要重点打造“行风政风热线”“网络问政”“奋斗新时代”品牌栏目,大力报道新时代劳动者奋斗者事迹,曝光铺张浪费、不文明现象,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塑造和展现新时代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者新形象。
二要聚焦家风家教传承,涵养个人品格。家风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一种家族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族成员精神风貌、审美格调、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锻造的红色家风为价值参照,讲党性重品行、坚决反对特权思想,谨防“枕边风”“衙内腐败”,铸牢防腐堤坝。通过党员干部争做良好家风家教楷模的示范,带动全社会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三要重视学校养成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状态。要让青少年在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践者。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体化建设,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政课内容要有难易之分、深浅之别,增强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和理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的,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党建设的更为成熟、更为有力,永葆革命本色,不断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以科研评价改革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是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需要科研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其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科研系统的运转离不开规划合理、运行有序的科研评价体系。近年来,国家在科研评价领域多次发布关键性政策,引领科研评价改革的浪潮。科学性和实践性兼备的科研评价理念与方法是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落实分类评价理念与学科体系建设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科研评价改革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作为我国科研评价改革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的分类评价理念的落实尤为重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由多学科构成的系统性学科体系,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与融合,学科之间共性与差异并存。“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面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化特征,科研评价改革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不同学科的差异化特点,落实分类评价的理念,实现评价对象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关于分类评价的指导理念,国家已出台多项措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应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也强调了“坚持分类评价。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分类评价理念的贯彻尤为必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理论沿革、成果类型、研究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科研评价工作尤其需要处理好统一与多元的关系,既科学反映不同学科的普遍价值,又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特色纳入考量范畴,进而形成由优势突出的重点学科、紧跟前沿的新兴学科、凸显特色的专业学科所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注重本土研究需求与学术体系建设
***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吸收各国的学术资源;也需要立足本土实际开展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从而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学术研究是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需要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系。
在学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学术研究本土需求的科研评价方向调整尤为重要。学术研究开展中,需紧扣本土实际,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形成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系,才能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实现。2020年,科技部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科研评价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在本土期刊发表成果,体现了科研成果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要求,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尤为重要。科研评价政策的调整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发表于本土期刊,也能够推动学术研究扎根本国土壤,通过对本土议题的调查与研究,提炼反映本国实践的规律与问题,从而构建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这既是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也能够以“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影响国际学术界。
拓展多维影响力与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思想与理论的外在反映,建立在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基础之上。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际学术资源滋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话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对理论与话语内容的认可与使用,另一方面需要打破西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心位置,扩大国际影响力。
科研评价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体现在科研评价在学术成果影响力衡量与学术成果传播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的使用能够推动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的传播,发挥对科研人员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构建新理论的激励作用,这是话语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受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性的影响,其学术成果类型多样,涉及了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多种形式。从影响所涉及的群体来看,这些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界,还涉及政府管理人员、社会公众等多方群体。传统科研评价中的学术引用虽然是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反映,但难以全面反映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多维影响力,尤其是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是科研评价改革的未来方向,这也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科研评价改革的重要转向。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在学术研究对社会大众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例如公共政策的制定、实践措施的落实、公众舆论的导向等。这要求科研评价改革需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测度理念的落实与方法的创新,这一议题广受学界关注。学术成果的读者关注度、社交媒体的传播广度、政策文件的引用情况等均是社会影响力的部分反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研究在学术之外的影响,从而使得学术研究真正有益于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话语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学术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思想。在科研评价中,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重要的工作方向。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是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更强调学术成果对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这一影响可以从知识交流的角度予以考量,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对国际学术资源的吸纳与扩散是国际影响力的体现,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式。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评价改革是学术话语创新与传播的关键助力,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认同效应。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基于落实分类评价理念、注重本土研究需求、拓展多维影响力的科研评价改革是其重要支撑,需要在理论创新、评价改革和实践拓展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和努力,从而在更广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筑牢精神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青年应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前行动力,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青年践行使命担当需要强大精神力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这是一场接力跑,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这一代青年手中。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青年要主动接过接力棒,“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堪当时代重任、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最新讲话系列,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当代青年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心理健康、价值观变革等诸多压力。“内卷”“躺平”等热词不仅从侧面反映了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中的现实困境,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拉锯,体现了其复杂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思潮中,青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前行道路上的“指南针”和“清醒剂”,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免疫力;青年需要坚强的精神依托以启智润心、淬炼灵魂,塑造精神风貌、壮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提供深厚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峥嵘岁月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内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丰富意涵,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所提供深厚力量的维度。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我们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密码,也是青年践行使命不可或缺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标杆。比如,“两弹一星”精神讲述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只身来到大漠荒原,以板房帐篷为家、与黄沙戈壁为伴,隐姓埋名几十年,攻坚克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中,筑起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正是中国航天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风骨支撑着他们踱步走过一个个黑夜,缔造出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心中有灯塔,脚下才不会迷失方向,这一思想品格有助于青年明辨是非、慎思笃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二,夯实根本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立足实践层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把初心融入血液、把使命扛在肩头的高尚情操。新冠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同心抗疫。奔跑在生死线上的医护工作者,火速集结的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创造奇迹的工程建设者,不辞辛劳的社区工作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共同书写了伟大抗疫精神的恢宏篇章。伟大抗疫精神启迪新时代青年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成就出彩人生。
第三,塑造风骨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展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比如,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光荣牺牲,大约每14名红军只有一人可顺利到达陕北。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数万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在血与火战斗的考验中,红军以非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勇于自我牺牲精神,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和行为本色,助力青年强化斗争意识,勇于突破“浮云遮望眼”的狭隘视野,培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锤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范和不惧危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
第四,迈进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信条,绘就了一幅幅党群同心、鱼水情深的感人画卷。例如,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持续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只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脱贫攻坚精神映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炽热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把人民的期盼和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寄语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对青年的殷殷期盼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底色高度吻合,青年应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一是有理想。理想信念是灯,为青年砥砺奋进新征程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无不彰显着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无不昭示着理想信念的深刻印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应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理想信仰的力量,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让理想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异彩。
二是敢担当。纵观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一代代仁人志士谱写了一曲曲直抵人心的青春赞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浇灌使命担当,架构起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在新中国的起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精神中都能看到磅礴的青春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争做“新长征突击手”,在接续发展中展现出非凡卓绝的使命担当,助力构筑起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持续贡献出不可磨灭的青春力量,在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精神成果的孕育中起到生力军的作用。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并不比以往少,青年要自觉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字当头、勇挑重担,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是能吃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凝结着先辈们“能吃苦”的基因——长征中“啃草根、嚼树皮、吃皮带”充饥;抗日战争中以“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把炒面一把雪”。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吃苦精神都不能丢。没有吃苦精神,我们就难以翻越“雪山”和“草地”,难以征服“娄山关”和“腊子口”。
四是肯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肯奋斗”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北大荒精神中,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完成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壮举;大庆精神中,石油人破土勘探、冒雪打井,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塞罕坝精神中,林场建设者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实现了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向“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转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青年要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荼毒,主动规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对心智的蚕食。
责任在肩,青年理应在所不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青春之我,谱写青春之华章。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的治理效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23年2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0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