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文稿汇编(10篇)(202403)
目录
1.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2
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10
3.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16
4.增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22
5.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25
6.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42
7.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53
8.科技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56
9.“三个不会改变”引领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63
10.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 69
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
1.文化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实现,依赖于一定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实践生活、社会条件或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立伊始就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靠人民来创造。党通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发展者和推动者。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具有反作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和彰显的过程。
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主体性基因和内核,形成了一套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传承者、推动者,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在引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与此同时,我们党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巩固。
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结合中真正做到了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当然,结合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党和人民的主观努力,在守正创新中才能实现。一方面,发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做到魂脉与根脉融合融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发展的丰厚文化根基和沃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和活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是一种在自觉的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文化心态,是由文化主体性所塑造的。文化主体性铸造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强化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自信和自立自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布局、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创性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明确的主体特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根基。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依托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是克服现代化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越大。***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构成了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并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主体性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文明的区别就在于其文化和文明的主体性内涵与特质的不同,在于其价值观念、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由此,文化主体性及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就成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成为世界文明多元多彩、交流互鉴的重要根源和重要动力。
3.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在发挥文化重大作用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同样,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文化建设不能缺席。只有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赋予文化自信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伟力。
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文化优势特色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在历史上,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一个重要奥秘就是长期以来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做到了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深入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同时,我国要建构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要在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优势特色,这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和不二选择。例如,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主张“睦邻友好”,崇尚“以和邦国”,强调“和而不同”,奉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只有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才能在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指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民主建设走深走实,需充分认识并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优越性。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示了民主最广泛的成色?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全”既有时间属性又内在地包含空间概念,既涉及范围问题也体现民主的广度。某种意义上,广泛可理解为全面性,即民主参与的流程和程序不断链,民主参与的主体和形式不缺位,民主实践的领域和范围无盲区。简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成色体现为人民群众参与之全、保障民主的制度之全、落实人民民主的实践之全。
一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之全。***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人民群众的全过程参与,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优势。从主体看,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人民”具有群体上的广泛性;从内容看,人民群众拥有真实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等权利范畴十分广泛;从过程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选举民主和治理民主两个领域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
二是保障人民民主的制度之全。全过程人民民主拥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形成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制度体系,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在层次性上表现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多层面制度体系,在系统性上体现为政党、政府、人大、政协等不同系统基于职能分工的协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它主要体现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有机结合。
三是落实人民民主实践之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民主实践的具体体现。通过各种民主形式、渠道和手段,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拓展着民主实践空间。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群众意见有效转化为党政决策。以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持着民主最真实的本色?
民主真实性揭示了由人民亲身参与、有现场体验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扼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党和国家大事汲取人民智慧的真实性,重视群众身边小事尊重人民创造的实时性,发扬基层协商民主体现人民实践创新性。
一是党和国家大事汲取人民智慧之真。“每有大事,必相咨访。”党和国家所有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法定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而产生。小到家庭、邻里,大到单位、国家,在涉及群众事务时通过扩大治理参与的办法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民主决策、民主参与的智治过程,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过程。也正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凝聚着全社会共识,协同共进着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群众身边小事尊重人民创造之实。在接地气的群众身边事中,人民民主更真实。余姚市推行基层民主决策和协商恳谈制度,这种“板凳民主”将过去的“为民作主”变成“让民作主”,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参与了村内事务的决策过程。“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互联网收到人民群众建言101.8万条并给予政策回应。将广大人民的普遍利益直通决策层,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夯实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民主目标。
三是基层协商民主体现人民实践之新。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建议进行民主协商。在基层民主实践中,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基层民主新形式次第推出。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提心气的民主实践,基层协商民主持续丰富了中国式民主发展的实践新样态。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集聚着民主最管用的亮色?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只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民主才是对我们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民主形式,具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夯实国家政权、巩固党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合法性、正当性功能,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民主赤字提供镜鉴。
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之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管用”优势。进入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发展需求和民族复兴期盼,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意愿表达、权利享有、作用发挥与经验创造,通过有效管用的民主措施回应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使其民主权利更加管用。
二是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之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既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的安定有序,也内含着克服现代化进程中民主失序的核心要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持续构建起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民主体系。由此,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活力倍增,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由此不断增强。
三是塑造新时代民主之质,提供民主新样态之鉴。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塑造民主品质。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中国民主实践还原成日用日新、自觉自为的生活形态,展现出社会主义民主作风、民主胸怀和民主气度。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创新、不管是战略谋划还是矛盾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都因地制宜地增强其民主回应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在长期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民主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充分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优越性,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良政善治,使“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实践行稳致远是中国之治题中应有之义。
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是培育现代化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突破。
新质生产力拓展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本质上是“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芯片、编码、程序、数据、信息等构成新型劳动过程的核心要素。数据搜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产品加工、数据营销等通过互联网构成数据再生产过程,进而驾驭和改变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方向、规模和结构。数据、信息和网络等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整合,既挖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新能力,又能形成数字化生产的新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数据要素等进行了科学的提炼和说明,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揭示了区别于传统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动能。人们对于生产力的认识,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西方经济理论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路径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分工和协作角度出发,二是从竞争和演化角度出发,两者均有局限性。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现实,新质生产力从生产过程内部环节出发,及时将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交互能力、算力、基因技术、生态技术、人工智能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合并到生产力范畴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者和科技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超越了传统现代化范式中将生产要素单纯归结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思维,体现了“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生产力变革角度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新质生产力阐明了经济发展的新元素和发展条件。马克思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新质生产力极大拓宽了机器体系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前景,使现代生产中复杂劳动的比例大幅上升。同时,极大改变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劳动者对机器的掌控、生产信息的互通互联,机器体系内的生产协同以及智能工具对产品的监测等环节,可以通过数字化通信互联和机器操控来实现,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新质生产力是催生现代化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有用性和具体性,关键在于科学知识的生产性运用。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以基础研发为底蕴的科学发现,另一方面需要以实践运用为旨归的科技发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科研闭环,主要支撑是实现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判断标准是能否在实体经济领域大规模运用系统性的新技术群。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新质生产力以知识和信息、数据和算力为基础来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可以极大地克服自然物质资源的排他性、消耗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必要前提。
从社会生产的物质变换过程来看,新能源、3D打印、生物技术只有依托数字体系整合网络、硬件、软件、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然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永续利用。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本身是绿色生产力,就在于其能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技术经济生态圈,引导经济发展进入全新良性轨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裕。这都离不开以新科技、新业态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互联网经济、媒体经济、网络营销、个性化订制等才能得到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提供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产品。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在于尖端核心科技及其产业化水平。突破科技打压和产业围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自主发展和内生增长优先。只有充分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时机,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融入全球化,才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第三,坚持整体思维综合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当前,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AR和VR、互联网平台、云计算等新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传统制造业升级跃迁的关键。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传统生产设备的网络化智慧化升级、智能机器人对传统机械制造工具的替代等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趋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应加快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即时、无缝衔接,加快建设以人、机器和数据有效衔接为特点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化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应用及售后服务全过程,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重组。它的核心就是通过科技研发新赛道,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制造产业体系,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发挥国有经济中坚作用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探索新的资源创新和配置机制,加大对重要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投入,设立相应的国有资本支持基金和经营实体;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信息、数据、数字处理技术等新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
同时,适应新生产要素的特点,构建鼓励民间各种新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资源流动机制;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鼓励经济主体探索新的经营机制;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性质,鼓励形成混合所有制的新经营主体。
加快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要强化政策设计,明确新质生产力主体的认定和奖励性政策;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税收、贷款、财政资金等倾斜性支持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出台专项政策,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高端芯片等创新中心,为支撑新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科技基础支撑。
布局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避免资源浪费和项目重复建设。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关键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立足顶层设计,在现代产业体系内部做好各类产业划分和功能定位,合理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一般制造业和未来产业。
同时,加快发展新介质新材料产业、数字处理芯片产业、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信息通信产业和新制造产业等,将前瞻性战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领域,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增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强本领,关乎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乎党中央战略部署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破除认识误区。由于高质量发展要求较多体现在经济领域,以至一些人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甚至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这是一种严重误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鲜明导向,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举凡科技、教育、文化、法治、社会、党建等各个方面,都应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高质量发展局限于某个领域,就会弱化结合本职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当然也不会主动提升相应本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对于高质量,要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科学研究为例,高层级课题、优秀研究成果等,无疑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不过,还应看到,为学科发展、知识积累作出贡献,有效转化到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更高的评价标准。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全局的共性要求,需要结合具体领域工作加以落实。好的高质量发展标准,应立足每个组织的性质,展现其定位和特色,有利于履行其核心功能和职责。从这个意义讲,科学评价标准应分层次分类型进行设计。不考虑自身实际,简单照搬其他地方或组织的评价标准,把领导个人偏好强加到评价标准之中,这些做法本身背离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实质。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和研究推动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及时总结和表彰好的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上。另一方面,要及时鼓励和肯定真正做到高质量的行为。广泛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善于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转变为各方“动力”,让经营主体、社会主体释放潜力活力,主动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点应放在运用一定的政策、体制和机制推动相关方面融入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而不能成为领导干部一厢情愿的事情。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树立系统观念,讲究策略和艺术。面对当前复杂形势,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防止为了短期效果而弱化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避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避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防止出现“转轨真空”,更要防止操作不当干扰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组织人才的内部结构。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要做好“守门员”,把控好组织成员的素质,在选人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在育人方面,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广泛学习最新理论和知识,积极用新思维、新思路和新方法去分析、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在用人方面,要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全面发挥人才的全部潜力,合理利用人才,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攻坚克难中展示本领,逐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和高超智慧。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思考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这一重要要求,充分彰显了***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的丰富发展,为我们更好担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实践路径;这一重要要求,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文化之为服务大局、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提供了根本指针,赋予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牢记嘱托,学思践悟,努力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文化力量。
一、坚持以文化人,不断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以文化人,充分体现了用先进思想文化凝心铸魂的重要要求,蕴含着重视文治教化的中华文化传统,把握了人文化成润物无声的突出特点。我们要抓好文化建设这一塑造心灵的工程,发挥文化引领方向、浸润心灵、涵养道德、塑造风尚的功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以文化人,就要在坚守“魂脉”和“根脉”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根脉”。在坚守“根”和“魂”中,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有力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持续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各方面制度机制,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魂。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持续推动深化***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里程碑意义、***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指南针意义、真正做到“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经验交流意义,做到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坚定,确保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以文化人,就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赓续红色血脉
***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期间,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门考察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红色文化蕴含着党的光荣传统、基因血脉和精神谱系,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天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7800余件,拥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等重要红色文化资源。要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落实《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发挥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联席会议制度等作用,推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赓续相传。要坚持把理论武装与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宣传教育,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建好红色文化基地,深化红色文化研究,创作更多红色文化精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和传播平台,使群众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树立强烈的历史自信,凝聚强大的信仰力量。
(三)以文化人,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多措并举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学雷锋“志愿之城”,提升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水平,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发挥先进人物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深化“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打造“好人社区”,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天津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不断激活其启智润心、成风化人功能,培育城市精神、滋养城市文明。
二、坚持以文惠民,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满足人民日益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