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题材料(7篇)
目录
1.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
2.创业带动就业“出真招”,助力更多学子逐梦筑梦 8
3.聚焦新时代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12
4.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人员管理与发展 16
5.构建以德为本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20
6.美德日重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4
7.以“三全育人”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创新 29
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202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xx.xx万人,比上年增加x.xx万人,增长x.xx%。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段时间以来,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出击,勇敢担责,想方设法,攻坚克难,以一系列扎实有效、针对性强的举措,全力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把手工程”、全员参与成为常态
本学期,全国疫情多点散发,xx市防控升级,x月份绝大部分毕业班学生没有如期返校,直到现在,仍有部分毕业班学生未返校。同时,用人单位也无法进校招聘。
2022年春季学期,严峻的疫情形势给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与挑战。
省教育厅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今年以来,省教育厅积极行动,采取了多项举措,以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如:及早部署,组织线上线下“双线”招聘活动,组织了xx省师范类高校2022届毕业生联合网络视频双选会、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等,会同省人社厅共同组织“xx一体化经济区”、省内重点企业、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同时指导督促各高校开展各种形式招聘会。x月初,启动实施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窗口期、关键期、冲刺期,组织全省高校实施“百日冲刺”活动,就业促进周、就业政策宣传月、校园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晋才晋用”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等八大专项行动正在全省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同时,省教育厅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建立了毕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除部分基础学科、特殊需要保护的学科专业点外,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xx%的学科专业点压减招生计划;启动2022年“宏志助航计划”,对xxxx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并指导各高校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开展重点帮扶。特别是针对高职扩招毕业生群体,制定专门就业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在全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一把手工程”,由校(院)党委书记、校(院)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纷纷成立,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下周二我们还要召开一个全校层面的就业促进工作会,就是要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将学生就业抓在手上,全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坚决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目前学校及所有二级学院均建立了书记、校长(院长)双组长机制,形成了“党委统筹、部门牵头、学院负责、全员参与”的四级协作网格化就业工作机制。“原来就业只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现在全校各个部门、各二级学院甚至每个老师都有负责就业的任务。”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有针对性提供就业服务
x月xx日,xx大学与xx集团公司第xx研究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在xx第xx研究所举行,这里是xx大学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中的一站。
同一天,2022年“我选xx心‘象’事成”xx科技大学·xx云端引才合作交流与招聘活动在线举行,xx科技大学校长白培康与象山县政府及部分重点企业在“云端”走访对接。
也是在同一天,xx工商学院校长xxx一行赴xx陆港集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双方就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实习就业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
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全省各高校正密集开展各类相关活动、采取各种举措,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云端’沟通的线上招聘如今已成常态。学校千方百计架起‘供需不见面握手’的桥梁,持续组织线上招聘。x月初至今,已开展x场毕业生春季线上双选周活动,参会企业xxx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近x万个。同时学校充分利用长期建立的就业渠道资源,加大与原有就业基地的联系,先后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近千条。”x月中旬,xx大学招就处副处长xxx介绍。
xx科技大学结合学科优势,因地因时制宜,创新性开展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在巩固已有用人单位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业态、新技术、新能源领域的就业渠道;广泛发动校友企业,从20xx年开始,已连续三年举办校友企业现场招聘会;尤其是立足行业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以科研带就业,以合作促就业。”刘向军介绍,在今年教育部就业促进周期间,学校还结合全封闭管理的实际情况,组织一线辅导员围绕就业形势分析、线上面试、简历辅导、心理调适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举办了x期就业大讲堂;对困难毕业生施行“一人一档”动态跟踪,建立二级学院全员参与的“x+x+x就业包干”制度,针对性开展工作,有效解决重点群体的就业难题。
“今年以来,学校已举办不同类型的线上云宣讲xx场,给学生推送各类招聘会信息xxx条;举办空中双选会x场,参加企业达xxxx余家。”xx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xxx说。在最近开展的一场线上招聘会上,xx个企业作了宣讲,我们一个校友还现身说法,介绍了自己在象山工作的情况,招聘会后立即有xxx名学生投递了简历,效果非常好。
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想方设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xx是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性格有点内向,但有着坚韧的品格,爱好文学。步入大四,这样一个善良但内向的孩子,让我很是担心。”“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可能会很艰辛,但要勇敢面对。”就业上遇到难题时,陈佳怡鼓励他。从刚开始的想学门手艺,到推荐接触奶茶店、配镜店、跨境电商、参加公务员考试,最后与运城市残联沟通,进行一对一的面试培训、模拟应聘等。“好事多磨”,看到碧野找到合适的工作,陈佳怡很欣慰。
为促进2022届毕业生及早实现就业创业,xx工商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进展台账”“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台账”两大台账,将待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作为重点关注群体,每月做到求职意向摸清、就业困难搞清、帮扶需求厘清“三个底数清”,有的放矢,精准帮扶,实实在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除了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教师队伍,该校各毕业班级还主动建立帮扶体系,每名党员、学生干部与x名至x名同学组成帮扶小组,共同促进尽早就业。“x月学校启动了全体教职工和广大校友的就业保驾护航倡议活动,鼓励全员参与,护航毕业生顺利就业。各学院领导带头实施就业工作任务‘包干制’,明确分工,做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工作。”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x月x日至xx日学院举办了第一期2022届毕业生春季大型视频双选会,参加企业xxx家,招聘岗位数达到xxxxx个,x月份我们还将持续开展xx期线上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学院运用互联网+客观研判,编制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全面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就业诉求和面临的困难;在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同时,加强重点群体帮扶,推出“星火公益计划”大学生就业力精准指导公益项目。同时,学院还特地引进了一种大型现场体验式生涯教育活动——生涯体验日,让学生们在趣味十足的闯关式活动中,提升个人生涯规划的能力。
学院每年还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此反映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为下一步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重要参考,使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相匹配,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创业带动就业“出真招”,助力更多学子逐梦筑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迎难而上,会同有关部门突出创业带动就业主线,组织xxx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分别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带动就业等x个专项行动。面对疫情影响,各示范基地创新方法、千方百计落细落实行动方案,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涌现出许多好模式好经验。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这是新职业技能在线教育企业xx公司正在践行的目标方向。在该公司现有知识付费平台荔枝微课上,一位来自xx种植木耳的农户通过在平台售卖木耳种植技能的课程,成为一名月入过万元的“教师”;一位全职妈妈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有声演播技能,成为一名兼职有声书演播员,她也从此有了每月上万元的业余收入??这样的实例和故事在这里时有发生,并不鲜见。
“让声音被‘看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这是致力打造听力行业和言语康复行业服务平台的广州音书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心”。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音书科技已服务xxx万听障用户,为中国聋人协会等xx个公益机构提供了xx次公益服务,帮助xx多万听障人士解决就业。
这两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创业企业之间实则渊源颇深:他们都属于xx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孵化的项目,他们的创始人都是xx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成功也是xx大学一直以来持续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并取得实际成效的“缩影”。
四个维度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追溯过往,早在19xx年,xx大学就率先在全国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一以贯之坚持至今。而所谓“三创型”人才,即创新、创造、创业,探索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可以说,这也是xx大学开展双创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之始。
从广度上,拓展结对对象;从深度上,推进合作内容;从宽度上,不断巩固与其他基地的合作;从力度上,挖掘内部潜力。“其中,尤其是从力度上,具体来说,我们注重帮助团队打好内功,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我们也不断去挖掘、动员基地内部孵化企业尽可能提供一批就业岗位。我们有意识、尽可能去引导、鼓励与支持平台型创业项目,并为项目发展壮大对接各种资源。”
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出累累硕果
多年来的坚持,让xx大学开展双创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位于校内的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培育项目超过xxx个,成功融资项目xx多个,基地入驻项目累计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xxx万人,间接服务就业超xxx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依托双创示范基地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2022年,xx大学积极发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开展“校企行”、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两个专项行动,聚焦创业、聚力就业,取得了实打实的累累硕果。
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见实效”。xx大学主动作为,与广东省农垦集团、华润集团、中国石油等xx家企业示范基地结对或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合作。高质量举办了xx场“校企行”专场对接活动,遴选近xxx个优秀双创成果参与对接,组织发动xxx余支师生双创团队参加企业需求揭榜,促进xx个科技项目落地,带动投资xxxx万元,累计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两万人。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出真招”。xx大学创新“点—线—面”相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工科优势,增强对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通过联合多主体构建了开放创新的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体系,组织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转化的技术数量超过xxx项。值得一提的是,xx大学积极引导科技园、创业园、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各类孵化主体积极参与专项行动,重点关注高校学生创业团队,在场地优惠和专业化孵化服务、创业团队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指引,促进项目落地发展。
帮助更多学子实现创业就业梦想
xx大学开展双创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切身受益者的莘莘学子们感受最为深刻。
“学校提供了很多资源和帮助,比如推荐我们参加一些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不断地尝试,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我们在创业初期的压力和阻力。”今年x月份刚刚回到母校做过一场分享的十方融海创始人、xx大学杰出校友黄冠回忆起创业期的艰辛与坚持,感慨万千。
一直以来,xx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投身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投身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充分实现多领域、多元化、多渠道创业就业。
创业就业的道路有时很艰难,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这条路更是有些“举步维艰”。而正是因为像xx大学这样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存在和努力,让这些逐梦筑梦的学子们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和更足的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也将有更多的追梦人因这些创业项目的发展壮大而受益、就业、圆满。
聚焦新时代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内就业形势明显改善,但就业总量依然存在较大压力,就业结构方面呈现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局面。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不再局限于一份工作、一笔收入,而是聚焦于如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使就业成为激发个人潜能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能人尽其才、爱岗敬业。
创新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就业观念
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行业的发展空间、薪资待遇及岗位设置,且对自身认知不全面,对社会发展认知片面,设置的就业目标与自身实力不符,无法实现顺利就业。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更为关注职业规划理论知识的传授,未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给予足够重视,无法以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陷入就业迷茫期,甚至出现偏差性就业选择。另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冲击其思想观念,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学习阶段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就业阶段存在功利化倾向,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正确的就业观才能指引大学生完成高质量就业。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偏功利性的就业理念,高校应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培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关注大学生思想理念动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及教育者应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调查学情实际,系统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观念,并为大学生构建个人信息数据库,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和有效依据。同时,借助数据资源库,动态把控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转变,及时调整指导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升指导工作实效。另一方面,高校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强调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及就业指导工作者应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可采用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形式开展就业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从大学生个人角度入手,以可接受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化就业挑战,助力大学生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优化培养模式纠正人才供需失衡
当前阶段,大学生选择性失业、消极性就业及结构性失业是制约其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其中,结构性失业是根本原因,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结构失衡是导致此类失业的重要原因。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错位,高校就业难、企业用工荒问题同时存在,既不利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企业及社会的高水平发展。一方面,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完成就业;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无法充分落实,人才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对接失衡,影响就业水平的提升。
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还需关注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平衡,深化供给侧改革,在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符合新时代社会市场需求。一方面,高校应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强化供给侧变革,充分发挥社会人才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更应强调社会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控,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高校应依据新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