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于5月份成立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县民营企业8家,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A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民营企业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注册民营企业*家,注册资本*亿元,与2022年同比分别增长18.17%和24.48%;规模、限额以上民营企业40家,达到全县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总数的85%;从业人员1.4万人,约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1%。
(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一张清单”制度,不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全程帮办代办,全面清理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相继出台《县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3.0行动方案》《县工信局“进企业、送政策、优服务”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民营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一是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落实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制度,确保清单之外无政府定价收费项目。对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民营企业,依法准予延期缴纳。2022年以来,组织银企对接会对接企业334家,解决融资需求*亿元。二是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县人民法院设立“*县小微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室”,为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依法从简、从速办理涉企案件。三是努力提升服务质效。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县惠企政策专区”,及时进行政策解读、传达各级实施意见等,畅通与企业沟通渠道。分项目类别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限。完成政务服务“综合一窗受理”改革,可办事项1625个。建立完善人才信息库及查询制度,推动人才交流信息共享。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及时发布企业人才招聘信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仍处于后劲不足、发展不充分的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技术门槛低、对地方经济贡献少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惠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虽然我盟出台了《*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实施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程序繁琐、门槛过高,贷款成功率极低。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账款债务难以清偿,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三角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甚至导致一些企业信用受损,难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限制了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一些惠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就我县目前财力状况很难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还存在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和政策”不够及时的问题。
(二)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招商引资后续服务乏力,企业落地后,在兑现承诺、跟踪服务方面欠缺力度,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比如,在助企纾困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在上门指导服务、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方向转变上仍需进一步强化和长期坚持。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仍有个别部门服务效率不高,审批流程繁琐,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管、绩效、奖惩依据,导致服务质量不高,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成本;有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依法检查过于频繁,导致企业负担加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受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签订的意向协议多,真正能够开工落地的项目少。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有民营企业多以家庭式、作坊式管理模式为主,在制度建设、管理效率等方面理念落后,工业人才、科技人才严重短缺、老龄化严重,出现“招得来人、留不住人”的现象,许多高端人才更愿意去国有企业和大城市。比如:*有限公司技术工人老龄化严重,培养年轻技术工人迫在眉睫。全县规模、限额以上40家民营企业,能够对地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的不足30%。以上因素导致我县许多民营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外部挑战。
(四)企业发展观念落后。全县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业、传统消费和传统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占比偏低,经济总量偏小。随着各类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县大部分民营企业在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方面大多投入不足,缺乏科学谋划、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的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分析研究,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滑。如:*公司和*等企业生产原料价格持续升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有的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导致销路不畅。如:*工作室制作的麦秸画工艺品,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等宣传不够,消费者对非遗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认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3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