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4年梅雨期防御工作复盘报告
根据省、市防指部署要求,区防指办认真分析评估梅雨防御和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应对工作,总结应对经验,查找短板差距,持续推进全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做到“打一仗进一步”,现将防御应对工作复盘如下:
一、今年我区梅雨主要特点
今年我区6月9日入梅,比常年(6月12日)偏早3天;7月4日出梅,比常年(7月5日)偏早1天,梅雨期25天,接近常年(23天),梅雨量304.1毫米,比常年(271.8毫米)偏多32.3毫米(11.9%)。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梅雨形势典型,入梅出梅均略偏早。6月9日入梅,比常年(6月12日)偏早3天;7月4日出梅,比常年(7月5日)偏早1天;梅雨期25天,接近常年(23天)。二是梅雨阶段性明显,雨量时间上较集中。降水总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9到18日主雨带位于我省南部地区,我区处于雨带北缘;第二阶段6月19到27日雨带北抬,我区处于雨带南缘。今年梅雨期降水过程较集中,10日、16日夜里到17日、23到27日出现三轮大范围降水过程,累计雨量占梅雨量83%。三是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空间分布较均匀。全区梅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11.9%,雨量空间分布总体均匀,最大X镇X站356毫米,次X镇X站343毫米。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一是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区防指指挥长和22个镇街完成责任书签订。组织水利、资规等、住建部门更新防汛防台高风险点位情况,完成区镇村三级440名防汛责任人信息更新公布,明确48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0座水库、42座高坝屋顶山塘、37处城区易涝点等各风险点位责任人,落实高风险点位“一点一策”,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二是迅速部署梅汛工作。印发做好梅雨期防汛的工作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守“三条底线”,防汛责任人及时进岗履职,切实把人员提前避险转移作为最关键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业务培训,对“1833”联合指挥体系的等新内容进行考试,强化培训效果,同时,督促各镇(街道)做好各村社转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基层一线防汛责任人培训,已完成培训24期,已完成培训人数1100余人,做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7月3日-5日,成功举办区管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区防指部门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近50人参加培训,会议邀请了专家就防汛防台工作体系建设内容授课。
(二)切实强化商研判预警。一是以气象预警为先导,强化会商研判。区防指办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组织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强对流天气形势,部署防御工作,调度水库河网,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二是以临灾转移为核心,落实预警叫应。落实《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预警叫应实施细则》等预警叫应机制,通过浙政钉、短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传达气象预警信息,有效的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三是以卫星通讯为手段,开展“六问”抽查。严格落实梅汛期“六问”抽查制度,通过卫星电话抽查村防汛责任人的卫星电话使用情况和防汛业务能力。梅雨期间,对全区三级以上防汛防台重点村实现了全覆盖,累计抽查3轮63人次,均在岗在位,情况清楚。
(三)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一是提早部署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月初,部署全区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对水库、山塘、河道、堤防、地质灾害、易涝低洼等重点部位的检查,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出动检查人次5098人,检查点位1896个(其中水工程893处),下发工作提示单6份,对发现的58处隐患问题,目前已整改51处、落实度汛措施7处,闭环率100%。同时,狠抓地质灾害治理,今年以来共完成11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治理销号。二是做好响应联动。针对梅雨期间的短时强降雨,区防指办及时督促水利部门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信息,提前预置排水力量到各主要积水点位。督促住建部门要及时组织环卫工人对雨水箅子周边的落叶进行清理,保持排水口通畅,必要时,组织排水力量配合水利部门进行应急排涝。督促资规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镇街做好防御工作。三是排摸转移安置人员。组织水利、资规等部门对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受影响人员进行排摸梳理,共排查更新小流域山洪受影响人员1039人,地质灾害防范区受影响人员200人,对每个转移人员进行“赋码”管理,建立了专人预警、转移、安置负责制,确保一旦需要转移做到精准快速。
(四)加快提升防汛防台能力。一是下发《区防汛防台抗旱能力提升行动方案》。通过24项工作任务,全区形成防汛防台抗旱联合指挥、联合保障、联合救援体系,镇街道防汛防台抗旱指挥体系与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实现一体建设,重点村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5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