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主题报告材料汇编(16篇)

高校思政课主题报告材料汇编(16篇)

目录
1.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机制探究 3
2.xx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7
3.融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路径研究 11
4.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路径思考 15
5.推动“大思政课”教学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22
6.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26
7.大数据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管理 30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34
9.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策略 38
10.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分析 42
11.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44
12.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3
13.立足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探索影视专业课程思政路径 57
14.高校博物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结合的策略研究 62
15.xx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 66
16.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71

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机制探究

摘要:本文紧随新时代“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分析志愿服务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耦合关系以及融合的难点,为现今高校提供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开展的现实路径,创新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开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机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着传统思政课堂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环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在当今“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建立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推行的制度机制,是当今思政工作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开展的可能性分析
    (一)二者兼具以思想引领为主的培养目标
高校志愿服务是一种将社会需求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二者在开展形式上不一样,但二者均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想引领这一核心教学目标上不谋而合。
    (二)兼具以实践育人为主的培养特点
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都以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走进社会实践为主要教学方法,二者都旨在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堂学习和社会锻炼紧密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二者在教学形式上的高度统一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二者在实际开展教学时都会使用的教学方法,因此类似参观红色基地、名人故居、历史纪念馆等形式均可成为二者开展教学的平台,开展文化服务、献爱心等实践活动。
    二、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开展的困境分析
    (一)整体受重视程度偏低
青年大学生对于实践类教学活动的认识程度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高校志愿服务课程和思政课视角教学的教学实效,但是这也取决于高校整体、教师及思政工作者对于实践育人本身的思想认识程度的深度。部分高校教师团队及机关部门不会认识到将二者结合开展的优势所在,导致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二)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机制
现今高校一般现状是志愿服务由学校团委牵头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隶属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落实,鲜有高校将二者资源整合以期联动开展,尚未形成部门互动、人员联动、环节互补、资源互通的联动育人格局,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教学覆盖面、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
    (三)尚未形成系统育人合力
就目前来说,高校各个部门之间联动育人开展不多,教务、马院、团委各忙一块;负责思政实践教学的教师多由马院老师兼任,可能由于主体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较大等原因,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团委在开展志愿服务课程时大多依照上级文件,导致活动开展缺乏理论支撑和专业课教师力量做指导,育人效果不佳。
    三、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多元融合主体,加强协同合作育人
一是要将融合基础打牢。高校及校内相关部门必须对二者高度重视,认识到志愿服务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融合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二是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师的角色定位,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教学环节。
    (二)发挥“工学协同”优势,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一是建立强大师资队伍。二者融合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为实践育人活动提供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力量作指导,高校应为二者融合开展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二是调动校内各部门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学校层面应牵头将团委、马院、教务、学工等部门的壁垒打通,打造全员育人新格局。
    (三)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优化实践育人效果
建立长期高效的联动机制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的最关键一步。高校党委应牵头整合校内资源,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将组织实施、课程项目、记录考核、价值应用等体系一一建立,确保不同部门、层级、资源主体能够相互支持互补。

xx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摘要:xx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精神;一种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xx精神是指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为主要代表的优秀精神风貌,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时代价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xx精神,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中国革命与社会发展的艰辛历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敬仰,培养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关键词:xx精神;高校;课程思政;路径
在xx这片沃土上,涌动着一种力量,这股力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它们分别是: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共同凝聚成xx四大精神。xx精神主要以四大精神为核心,是xx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其核心内涵是“爱国和奉献”。xx精神展现着本土的精神风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xx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xx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
    一、课程设置
xx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传承和弘扬xx精神,高校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其融入到相关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可以在相关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与xx精神相关的专题课程或模块。如《xx文化与精神》《东北抗战史》等,通过系统性教学,让学生了解xx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演进脉络。比如,在与历史相关的课程中,可以开设关于xx地区历史文化的专题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xx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在文学课程中,可以引入xx地区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作品,了解和感受xx地区的文学风貌和精神内涵。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xx地区的文化特点。通过与当地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xx地区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和优秀的精神的形成过程。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xx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同时也够促进xx地区的文化传承。
    二、教材编写
编写xx精神相关教材需要深入了解xx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编写教材时,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深入研究xx精神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梳理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同时,还需要结合xx省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特点,探讨xx精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并通过具体案例和故事进行阐释和展示。编写教材时还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体会xx精神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最后,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审定,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青年大学生了解和传承xx精神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方法
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并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xx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实践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xx地区人民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铸就了伟大的xx四大精神。xx四大精神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优秀红色精神资源,也是xx省在发展过程中的无价财富,应深入挖掘xx优秀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将以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事迹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定信仰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观xx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xx精神的力量和影响。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开展讲座、体验教学等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深入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了解不同时期的xx地区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以及精神风貌。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播xx精神的社区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推动红色文化走进社区。
此外,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推动xx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以xx精神的核心理念、历史背景、实践案例等内容为基础,通过制作精美的xx精神宣传片、展板和幻灯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xx精神力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xx历史的兴趣和思考。xx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应将xx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中,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社会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加强xx红色文化精神的研究与传承,将其融入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使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融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路径研究

    一、引入新媒体技术
在融媒体时代的洪流之中,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不仅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也使知识更具表现力。高校可以不断了解并不断探索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在线讨论以及教师教学资源的分享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同时在充分考虑思政课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使线上平台成为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虚拟现实(VR)技术的创新为思政课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通过虚拟实境,学生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历史事件、社会场景等,学生在课程中通过VR手段获得穿越时空般的体验,在亲身经历历史事件中增强自身的思想认同,不仅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人工智能的运用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借助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建议,对症下药来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引入新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在综合考虑技术成本、教师培训以及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确保技术的使用符合实际需求而非盲目跟风的情况下,最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课程设计
传统的思政课程大多强调对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融媒体时代,应当更注重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高校需要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过引入形象案例、实地考察研学等手段将抽象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由于融媒体时代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因此在思政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运用跨学科的方式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实践,更加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在探讨社会问题时,可以与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立体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同时由于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涌现,教学方法也逐渐多样化,成为优化课程设计的重要手段,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系统、实时问答平台开展小组讨论,实行“翻转课堂”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看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不断引进融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教师融媒体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首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作为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增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在不断吸纳探索新内容新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培养自身的跨学科知识背景,能够更好地面对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领域的问题。其次,教师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也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熟练运用新技术来灵活应对随之产生的各类教学挑战,为此,高校应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员驻校指导,以确保教师与时代同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此外,加强团队协作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团队的交流合作,多方合力共同改进思政课程设置,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共同进步。
    四、创新评价体系
进入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也亟须创新,传统的唯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体系早已落后,我们应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思政课程而言,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分析作为评价手段,通过学生对真实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对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理解的检验,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既能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在竞赛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融媒体的发展,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而本文引入新媒体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的深入探讨为融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路径思考

实施过程性考核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20xx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xx年本)》也强调了过程性考核在高校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政课”教育模式逐渐形成,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欢迎。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也为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将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是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难题、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内在要求
过程性考核在高校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弥补终结性考试之不足,对改革“一张试卷定高下”的传统考核模式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需要对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但这一考核容易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观影响,从而使考核的结果不客观。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面对数百名大学生,难以掌握每一位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大学生的课外表现更是不太了解,这就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作出的考核结果失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改革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方式。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高校师生已成为广大网民中的重要群体,这就为把新媒体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提供了机遇,新媒体与过程性考核的深度融合能够使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更容易操作,也使考核过程更加直观透明,而且通过大数据对教学信息的云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外学习状况,从而使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更具有针对性,考核结果也更加客观真实。
    (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课传统考核模式一般由任课教师单独完成,极少让大学生参与,这就导致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考核评价,而不能在考核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这也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依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兴趣爱好开发设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日益增多,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被高校思政课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为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新媒体可以使大学生参与到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过程中,帮助他们由“手机控”转变为利用手机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例如,通过慕课、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便于学生之间互动,这就使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得到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的日常表现、成绩数据等也日益丰富,从而能够提升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实效性。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抓好教学质量是关键。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离不开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通过强化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既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倾向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也是以任课教师作为唯一主体,考核的内容侧重于出勤、课堂纪律、是否坐在前排等课堂表现,是一种以强化课堂纪律为目的的考核模式,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管理;诚然,这种偏重课堂纪律管理的过程性考核对维护课堂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弱化了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作用。而将新媒体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这样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让大学生在思政课上有更多收获,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使命。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基本路径
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考核评价的重要措施,借助新媒体优化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势在必行。然而,将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和实践。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必须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努力学习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一方面,高校应当有计划地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强化思政课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意识,增强他们上好思政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通过培训让思政课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高校应当经常组织一些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通过教学比赛能够发掘更多的信息化教学能手,并使他们的经验得到推广,从而带动更多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愿意使用慕课、雨课堂等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这对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深度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载体建设
网络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便于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实施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时空范围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其前提是要有优质的教学载体。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载体建设。一是要加强高校思政课网站建设。应当对高校思政课网站的形式、板块、内容等要素进行及时更新,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要充分体现时代性,以便于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使他们更愿意浏览高校思政课网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要加强高校思政课网络课程平台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及时将教案、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课程平台,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线上互动,充分采用游戏、论坛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学习和交流,让思政课的魅力得到充分彰显,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更加愿意参与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新媒体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
    (三)优化新媒体服务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功能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愿意接受新生事物,这为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提供了便利。我们应当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促进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优化新媒体服务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功能。一方面,要促进网络教学平台与高校思政课有机融合。各教学平台应当根据思政课特点完善信息化教学手段,既要方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又要方便学生进行自学,还应当开发更多的高校思政课视频精品课程,从而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使网络教学平台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必须提升教学平台的智能化水平,要把考勤、回答问题等过程性考核环节设置其中,通过云计算对各种考核数据精准统计,确保过程性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要把过程性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及时反馈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结果,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政课学习中取得更大收获,进而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建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机制
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是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只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确保新媒体真正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高校应当建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教学中心四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教学中心共同制定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各种制度;网络教学中心组织专家对全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让思政课教师熟悉并掌握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和过程性考核的方法;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专家定期对思政课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具体实施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工作,要经常督促思政课教师采用网络化教学手段,严格执行过程性考核方案,将新媒体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体系。

推动“大思政课”教学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大环境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任务。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部分,它的教学质量和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育的政治方向,以及价值观念的塑造。所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大思政课”有机结合,既是增强思政教学时效性之需,更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需。通过对“大思政课”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及挑战进行分析,可探寻两者整合的逻辑起点,以建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现实的新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入手,探究推进大思政教学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大思政观引领,统筹高校思政教育
大思政观最核心的就是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价值观的引导与人格的培养。从知识层面上看,大思政观倡导思政教育要涉及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在内的广阔学科领域,使学生能够从多元知识体系中形成综合世界观与人生观。从价值观引导上看,大思政观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从人格塑造上看,大思政观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与独立精神的现代公民。
所以,各高校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既密切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又通过举办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主题演讲等多元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深刻认识思政教育内涵与价值。与此同时,各院校还应重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中,达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互相促进的目的。此外,各高校构建一套完整的思政教育考核体系,摒弃以往终结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思政理解与运用及认知能力、学习情感等,从而为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挖掘大思政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思政教育对培养政治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的青年一代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更加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思政资源——所有能够为思政教育服务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科技发展。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到思政课堂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并增强思政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但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大思政教育资源种类烦琐,并非所有内容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立足实际,展开持续研究、探索。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组织学生游览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等,使同学们在切身体验中,深刻领会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和高尚品德。与此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引进社会热点问题及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的现实资源,并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行业专家走进校园,开展讲座、举行报告会,与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社会经验及行业见解。除此之外,高校应当充分引入一些实践课程任务,如鼓励社团组织各类活动、指导学生完成思想调查报告等,而教师则需要做好自身角色由“教师型”向“导师型”方向的积极转变。诸多措施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对大思政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运用,学校能够将思政课堂打造成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学习场所。
    对接大思政需求,优化课程设计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密切与国家、社会发展相衔接,对课程设计体系进行持续优化。这一战略既反映出教育的时代性,又反映出教育的针对性。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思政教育工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地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更新。这就需要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精神,能够正确地掌握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建构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需要,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程设计时还要注意与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相衔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融入思政教学之中。这种把宏观发展战略同微观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国家、社会的宏观大局,又能在实践中践行上述思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学校也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设置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系列选修课程,以及“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文明礼仪”“我的中国梦”等基础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从而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进入新时期,推进大思政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当前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前社会。

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校史资源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其更贴近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实际,更容易获得亲切感、生成自豪感、产生认同感,促使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产生思想共鸣、理论共鸣和情感共鸣。将鲜活、生动、亲切可感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助力培养爱党爱国爱校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充分认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校史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涵育大学生爱国爱校情怀。校史资源是各高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映照,凝聚了学校发展的轨迹和时代发展的缩影,彰显着不同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和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与重要载体。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和融入其中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了解校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爱校情怀,为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是否被大学生所认同与接受。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情感认知规律的,越能感染和激励学生。校史资源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场景生动具体,其中优秀校友和先贤更是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利用存留或建造于校园内的文化景观等物态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载体,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更加深远持久,发挥更深层次的育人价值。
增强教师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影响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师。在实际融入过程中,要着重解决教师“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首先,广大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学习所在学校校史的主动性。通过熟悉和掌握所在高校发展历史、优秀校友、重大事件、精神传统等,为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挖掘和研究运用校史资源的能力。加强校史资料的收集力度,通过研究和编撰出版校史读本、专题研究成果论文集、采访录、口述史等形式整合校史资源,把握校史资源与专业课的契合度,把校史人物体现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思政基因贯穿课程思政教学中。如xx大学对“xx精神”进行深度挖掘整理,编撰出版了“xx系列丛书”,为高校教师将校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典型示范。最后,高校教师要不断增强融入能力。通过挖掘校史资源中的奋进典型,以校史影视、故事、纪录片等方式融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同时,结合学校重大节庆日、新生入学周和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校史馆、纪念馆等校史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校史情景剧、舞台剧、音乐剧等节目,讲好校史故事,拓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形式。借助VR技术、3D技术等建立虚拟的校园场景、数字化校史馆等,将课程思政的课堂“搬”到校史展览馆中,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场域,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校史文化认同。
完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学校育人的顶层设计保障机制。高校可从宏观和顶层设计角度整体规划和构建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校史资源育人功能,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和课程建设全过程,出台校史资源融入各类专业课的相关政策,整合优质师资,开设校史文化通识选修课。通过建立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导机制,在校史资源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经费投入、宣传合作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推动融入工作层层落实。其次,强化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精神激励体系,营造重视课程思政、尊重课程思政教师的氛围。加大荣誉表彰力度,评选一批校史资源深度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塑造和打造一批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增强课程思政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价值认同感。同时,辅之以物质奖励,在绩效奖励、专项科研和教改项目、提供工作室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促进高校教师全员参与校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激发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生成持久的教学内在动力。最后,完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通过改进结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照学生发展,注重将学生参与度、满意度、社会反响度和专家评价度结合起来,确保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融有内容、融有效果”,促进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的持续提升。

大数据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管理

思政教育管理是合理调配高校思政教育资源,以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立足时代发展,重视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赋能,端正价值认知,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信息化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可实现粗放型教育管理模式向精细型教育管理模式的过渡。传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普遍为层层递进、逐级落实,缺乏时效性。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可依托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形成数字化、实时化管理模式。
搭建师生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应搭建智能化的师生信息管理系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基本信息。借助动态数据采集、物联感知网等技术,收集师生动态信息,包括课堂表现、科学研究、社交行为、生活数据等信息。推动传统信息格式向数据格式转化,将过去思政教育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献资料,转换为可加工、分析的可视化数据信息,为智能化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高校可充分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将教育管理工作“网格化”,将教务、后勤保障、学工管理、信息安全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智慧教育管理模式。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多元化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既可依托数据资源库进行智能化教育管理,也能依托大数据技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完成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筛选、融合等。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关联技术等挖掘网络平台中的海量资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供给能力。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慕课、学习强国等平台,获取大量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典型经验、课程资源、优秀案例等。同时,促进本校精品课程入网,共享教育资源,打造思政教育常态化模式。例如,高校可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等,开设专门的“思政微课”“思政短文”“思政金课”等精品课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吸引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思政成为教育管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可在传统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增加一些网络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包括对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的指引、思政媒介素养等内容,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思政见解,积极参与思政课堂互动。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个性化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个性化。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更多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无法充分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应抓住大数据融合发展的契机,打造集课程教学、考试测验、数据收集、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智慧思政平台,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做优做强。
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可借助在线问卷、网络信箱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等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服务。依托学生信息管理平台,获取学生的图书借阅数据、思政科研成果报告、考试成绩数据等信息,形成数据统计报告,以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差异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工作内容;组织专家、学者组成专门的题库小组,负责收集、整理网络平台中已有的各种思政教育试题,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形成不同考试难度的思政考试题库,按训练题库和考试题目分类保存,方便学生在线进行知识预习、习题测验、成果验收等。同时,根据学生习题完成情况、训练数据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帮助计划,及时解决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此外,高校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在线考试中心,让学生参与线上考试,系统自动判卷并进行数据统计,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高效化。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人性化
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促使思政教学由灌输式转向合作式、交互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对思政教育的需求表达渐趋多元化、个性化。因此,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可实现从强制性的教育监督转向教育服务,提升人性化教育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频率。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可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推动教学手段多元化。思政课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将原有的理论灌输转化为更具吸引力和体验式的情景模拟。在虚拟教育空间,教师可即时采集学生的学习轨迹,加强对学生学情的全方位掌握,可增强思政课学习的互动性。同时,借助校园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上线各种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微电影等,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师生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宣传和推广。开通专属校园思政账号,定期上线各种名人专访、主题报告、英雄事迹、传统文化、政策研读等;开展在线直播,邀请学生进行线上互动、思政研讨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西方各种各样的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校要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让大学生有辨别能力,更好地应对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理论教育中来,高校才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
    (二)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然趋势
习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重要方针,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要从树立学生理想信念、用好课堂教学、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运用好教学载体这四个方面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为制定教育内容提供方向。它明确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明确了培养目的和培养方向,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应当倡导学生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也要有效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落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干部和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要群体,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道德品质,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落实社会主义新思想。高校思政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落实党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可以更好地辨别不良的思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单一,不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过于抽象化和理论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由于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没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展现出来,没有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强吸引力。高校的理论课在内容上和高中学习的历史政治知识点存在重复的地方,如果高校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只是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将知识点进行延展和结合时政和案例进行讲解,就会导致课堂枯燥失去活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首先,高校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应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更好地和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其次,学生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充分掌握其科学内涵,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更好地用新的理论结合时政对学生展开灌输教育。因此,只有教师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具备理论功底、拓宽知识视野,这样才能讲好思政课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应该不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巩固理论,使其内化为指导思想、外化为实际行动。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现代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形式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把理论概念用生动的例子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四、结语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充分学习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同时学生要主动学习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将其作为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来指导我们学习和生活。

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坚定学生政治信仰,增强学生报国情怀的关键环节。而新媒体作为新的技术产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平台。尤其是像“两微一端”等平台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形式和体验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有益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方式多为谈心谈话或者单向输出式的灌输类型,而且受限于时间、空间的元素,很难便捷高效地破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工作方式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此外,针对网络虚拟世界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价值观取向等问题,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而新媒体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可以破除时间、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此外,以新媒体为媒介构建信息共享、双向联动的反映机制和提升定向引导的工作效能,有益于及时关切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价值取向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有益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新媒体是一个虚拟开放的空间,其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触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教育内容,还可以延伸为线上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以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弥补了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不足的缺陷,通过移动终端App或各类线上平台将国家大事、时事政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线上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营养餐”,有益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形式较为单一,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方法为主,学生只是单纯被动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不仅难以解决现实问题,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较差,更难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而通过新媒体平台以平等的身份建立对话渠道,这种双向沟通交流载体有助于打破学生的心理畏惧,有益于学生主体性发挥,更加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新媒体视角下的开放式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话语空间,更有助于学生敞露心扉,各抒己见,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工作实际,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媒体环境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难以适应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的需求。因此,不管是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都要充分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要以“新媒体+思政”的理念为先导,倒逼思政工作的改革,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建设。新媒体平台在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的新媒体平台多元繁杂、良莠不齐,也制约着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功能性。为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建设,打造优质的新媒体平台,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聚合效用。首先,加强新媒体平台质量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当下的新媒体平台多元繁杂,要加强平台质量建设,提升思想政治信息传播的效能。大学生是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受众群体,因此要关切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平台的黏着度和吸引力,优化平台的结构布局和信息筛选,提升访问量。其次,要坚持多管齐下、聚合发声,提升新媒体矩阵思政宣传效能。高校的新媒体要坚持统一发声,形成聚合效应,以融媒体平台建设为中心,针对思政热点问题和舆情度较高的问题,聚合多元平台的宣传力量,引导学生正确发声,提升思政教育的导向性。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新媒体素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新媒体素养提升工程,是应对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挑战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新媒体素养培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
首先,兼顾新媒体教育意识和技能,优化思政教育队伍结构。高校优化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选聘时兼顾教师的新媒体教育意识和新媒体应用技能。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注重理论维度,还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技术,才能有效地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对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其次,完善师资队伍的新媒体素养培训机制,提升新媒体素养。高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状制定完善的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校方依托校级或省级平台针对思政教育队伍新媒体技术应用定期开展轮训,采取“引进来”或“走出去”等多元化的方法,使思政教师队伍掌握新媒体的基本内容、功能,并以新媒体技术和思政教育融合式发展为专题开展讨论,丰富师资队伍的经验,提升其实操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分析

在信息爆炸、价值观多样的时代,高校需要把思政教育和美育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这种结合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能丰富美育的内在含义,为学生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课程内容交叉融合
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的紧密结合中,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成为关键所在,能够实现教育效果的双提升。思政教育注重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美育则强调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二者的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思政理念,丰富情感体验。思政与美育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思政的严谨性,又能领略艺术的美感,提高学习的趣味和吸引力。此外,案例共享也很重要。在思政课程和美育课程中,引入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艺术作品案例,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思政理念,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实践活动的结合
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高校需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艺术创作的魅力,深化对思政理念的理解与感悟。其次,高校可组织思政与美育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社区艺术改造等,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社会责任。此外,高校还需建立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与文化艺术机构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促进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整合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整合无疑是关键所在。首先,高校应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将思政教育教师与美育教师紧密结合。教师通过团队协作、集体备课,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从而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其次,高校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特别是跨学科知识的培养。高校通过组织研讨会、交流学习等活动,能够深化教师对思政教育与美育内在关联与互补性的理解,增强其融合教学的能力。最后,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项目合作,共同开发融合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创新课程和教材,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影响力,推动融合教学的深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学生精神世界。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国大学生的思政状况总体上保持着向上、稳定、健康、积极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奋勇向前、勇敢担当,表现出较高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及爱国热情,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仰模糊问题,例如合作意识薄弱、集体观念不足、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问题,并且由于就业压力、课业压力及学习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思政教育应进行全面的革新、改进及加强,结合学生发展的新特征、新特点及新需求,全面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及内容。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变革与发展中,拥有鲜明的现实价值,能够通过说服式、情感交流式及理论联系实践等教育方法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及政治觉悟。因此高校应帮助辅导员开展好思政教育工作,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改革。
    一、辅导员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关系
国务院在《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价值引领”融入学生教育的各环节与全过程,逐渐形成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教书育人的长效机制。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的第一条与第六条,将网络思政教育、思政价值引领及思政理论教育纳入思政教育工作中。第二条是班级和党团建设,具体内容涉及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等要素。第三条的学风建设,蕴含了文化育人的内容。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质的育人生态,弘扬并培育大学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指引、心灵的净化及灵魂的洗礼。因此辅导员开展学风建设在改进、强化思政教育工作中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还明确指出高校要在“服务”中深化思政教育工作,将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政问题”融合起来,在“实际问题”的概念界定中,教育部提到了就业指导与学生学业的问题,也提到了心理健康及贫困学生资助与扶持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辅导员职责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及职业规划等工作,都拥有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内涵,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并且辅导员职责中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学习思政并探究思政知识与基本理论,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总体来讲,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是围绕大学生思政工作开展的,是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及推进学生发展的根本。辅导员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拥有鲜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应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荣辱”“树新风”“懂礼貌”“讲文明”的楷模。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要明确自身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清晰工作开展的方向。首先是行为规范。加强行为规范是规范学生道德修养,提升学生政治觉悟的关键手段。辅导员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资源,能够充分提升学生道德意识与规范意识水平。高尚的道德思想与行为规范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及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持之以恒,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坚守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其次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项覆盖面广泛、内容深刻、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辅导员应在日常事务管理中普及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和使命。再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依托,失去理想和信念就是失去了灵魂。辅导员应对大学生群体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信念和正确的理想,从而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分析思政教育效果。虽然高校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良好的育人环境,然而在思政教育领域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足,譬如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育人手段、教育观念滞后以及教育内容抽象、复杂,不容易被学生所吸收等。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分析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明确思政教育问题,制定出科学的、有效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策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三、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高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不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理念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必须不断优化和更新思政教育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思政教师缺乏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理解及自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62335.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 xx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xx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县乡村建设行动工作要求,加快我镇乡村建设步伐,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走向深入,特制定本方案…

    2023年5月17日
    145
  • 在酒驾醉驾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会议上的讲话

    在酒驾醉驾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剖析交流会是一堂鲜活生动、感触深刻的廉政警示教育课,警醒大家要引以为鉴、吸取教训,珍惜人生、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生活和家庭,进一步…

    2023年11月7日
    83
  • 党课:严守党的纪律 强化党员自律

    严守党的纪律 强化党员自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纪律和党员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党的纪律是党的…

    2024年10月4日
    3
  • 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特色材料

    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特色材料     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高校领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性选择。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内…

    2024年3月28日
    47
  •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学习心得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学习心得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学习心得近年来,我国政法工作持续深入,省、市、县各级政法机关纷纷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学习活动,我所在的政法机关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

    2023年6月10日
    134
  • 2023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7)

    2023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开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是党中央为全力推动党的XX大精神落地生根、团结全党同仁共同为党中心工作而努力奋斗作出的决…

    2023年12月3日
    106
  •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获取1000G公文写作模板
  • 市委党校县级培训班党支部总结大会发言材料

    市委党校县级培训班党支部总结大会发言材料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当我们怀揣求知渴望,踏入市委党校这个神圣的学习殿堂之日起,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半月…

    2024年10月12日
    4
  • (3篇)关于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材料

    关于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材料(3篇) 篇1:  政府办干部考察材料  政治信念坚定,严守党性原则。该同志政治信念坚定,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

    2023年5月26日
    215
  • 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党的x大精神心得体会

    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思践悟担使命,砥砺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税务系统退休党员干部,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好真功夫,注重在消化、深化、转化中推进学习…

    2023年4月7日
    187
  • (6篇)有关于党员检视问题清单材料

    有关于党员检视问题清单材料(6篇) 第1篇:  为深入学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据《分局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党章找差距及做好近期相关学习的通知》…

    2023年11月12日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