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名城新篇
近年来,X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强化宣传引导、深化统筹协调、注重活化利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使千年古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一、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共识合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以宣传为先导,坚持多方参与、凝聚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多元宣传。市住建局加强常态化、多元化宣传推广,利用全媒体平台,深化数字技术应用,通过专题纪录片、报纸专栏等多种形式,讲好X历史文化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推出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以“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为主题,生动展现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高质量发展成果。X被纳入首批十座拍摄名城,通过镜头充分反映了我市在城乡建设新征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的新活力、新魅力,首播引发观众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X影响力、美誉度。积极开展专题片拍摄、举办历史建筑摄影大赛及“名城X”书法美术展览等系列社会活动,人民群众关心参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热情充分激发,共识不断增强。注重教育培训。X通过举办历史建筑主题宣讲培训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纳入党校主题教育内容,并逐步推广到各级学校课堂;通过博物馆免费开放,送展览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让更多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从党委、政府到部门、从企业到群众,依托教育培训,力促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城乡历史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的自觉和能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第二、构建工作格局,铸牢保护传承。X市坚持全面统筹、上下联动,构建了系统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落地。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成立以市长为主任、市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逐步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级管理体制,高效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健全全过程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持续开展普查认定,把保护对象找出来、挂上牌;坚持问题导向,与城市体检评估充分衔接,稳妥开展修复修缮;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情况定期报告市委制度,不断增强保护传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数字化保护平台。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完成中心城区历史建筑的数字化建档工作,建立“两库三档四展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提高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等保护传承能力。夯实基础保障。人才是基础,法治是保障。X市不断健全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出台《X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X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法治基础不断夯实。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修缮技艺传承人和工匠的培训、评价机制,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三、注重活化利用,焕发地域亮色。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6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