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方法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要“有效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学深悟透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论,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明确前进方向。
第一,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着眼全局谋长远。
战略思维,就是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善于从全局、长远和大势上思考问题,从战略上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思维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振兴和发展我国经济的正道。
要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是一以贯之的,发展民营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固本之举。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破解发展难题。
辩证思维,是指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维方式。
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当务之急是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化解融资难、维权难等各类难题,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些都为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提供了保障。
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就要抓住民营企业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切,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松绑”,破解发展难题。要以改革护公平,筑牢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以改革添活力,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入”原则,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潜规则”,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不断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提高系统思维能力,提升政策效能。
系统思维,是指用全面系统的观点观察事物,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思维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类惠企利好政策持续推出,如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2条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各地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但是,一些地方在制定配套政策时统筹谋划不够、精准性不足、稳定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效能。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就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完善政企沟通协调机制,认真倾听企业呼声,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防止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根据经济运行规律,把握政策出台的“时度效”及推进节奏,防止政出多门、同向叠加、层层加码;加强政策解读和预期引导,避免误读或过度解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第四,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企业活力。
创新思维,就是破除因循守旧,走出路径依赖,超越陈规、敢为人先、勇于突破,主动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
民营企业是打好关键核心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8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