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出活”的为官之道
凤凰网曾刊登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海春文章,对中国工程学院院长周济的从政之路,进行了深度剖析,称其是“领导学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此文,从头到尾读出了四个字的法宝或者说秘笈,那就是“听话、出活”。听话,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听进去;出活,就是要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好。周济出任教育部部长时,专门把“听话、出活”作为对下属的要求。
说实话,笔者对陈海春教授的经验之谈,并不觉得有什么深奥特别之处。谁都知道,在中国的官场上斯混,听话、出活是一条金科玉律,是最最基本的玩功,也是历朝历代官爷们遗存下来的法宝和秘笈。练不好你就在官场上玩不转走不远,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不论是哪一级的官员,谁都不喜欢个性张扬、敢于叫板的“反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正是基于这种官场逻辑诞生的霸道思维。所以,古代官人把“领导”叫老爷,把下属唤仆人,伴君如伴虎的风险意识也就建立在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谨小慎为的基础之上。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是优秀的“控制者”和“驾驭者”,必须具备王者风范。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住下属的思想和行为,极力把下属训练成惟命是从,唯唯诺诺的奴仆。哪怕是官爷放个屁,你都要觉得香甜。陶渊明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属于不听话之辈,所以官场上无以立足,只好逃离闹市,遁隐南山,实属无奈之举。魏延因为不听话,总是跟领导过不去,并且怀有谋反之心,所以招来杀身之祸。说到现在,有这么一则笑话,足以说明听话何等重要。有一科员,作为后备干部,即将升迁。一次下班,在电梯里碰上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局长。局长也许肠胃不好,一不小心放了个暗屁,众人纷纷掩鼻以示抗议。局长镇定自若,凝视科员。倒霉的科员一时紧张,连忙否定不是自己所为,局长甚是尴尬。过几天,科员的升迁梦想,变成夕日黄花。理由就是屁事都不敢为领导担当,这就是不听话的结果。
这一官场游戏规则,任何人都必须自觉遵守。任何官员都希望自己的下属是温驯的仆人,就像使唤丫环拿钥匙那么顺嘴顺心顺意。中国真的不需要有个性的官员,云南的省长仇和,属于当前官场的另类,所以经常遭到众人的批评和质疑。
陈教授文章中,还说部长非常亲民,总是以商量的口吻与人交往。这种作风值得肯定和提倡。不过,既然要每个下属听话,这与商量的口吻似乎有点矛盾,听话是被动式的,就像老师于学生,家长与孩子,带有某种威严。而商量是平等的,不具有强制性,对的就听,错的可以不听,甚或还可以理论。不知陈教授是否觉出其中的不一致。
说到出活,这才是听话的目的和结果。光听话,那叫奴才,能出活那算人才。现时的官员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之高,既要能够马首是瞻,还要能够出成绩,因为下属的业绩就是上司的政绩和功劳。成绩越大,领导也就进步提拔得越快,帮助领导成功,也就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自上至下,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并自觉的成为官场的规则,就像蜘蛛慢慢织就了纵横左右的关系网络。致于出活的门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没有定规。就像现在陈海春教授将周济部长的从政之路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升华成为“领导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当属于出活的范畴,而且活出得如此漂亮自然,毫不做作,根本看不出涂脂抹粉的痕迹。只是这种经验,在大学作为行政管理学理论加以推广,笔者觉得实属不妥,因为全国的大学生如果均都被训化成听话的好孩子,那么将来我们的官员走出国门,不知在国际舞台上,是否还能够听到中国不同于世界的声音,因为这个世界还不太平,经常还会遇到不讲理的人和事,这个时候,就需要能够撒野且具有狼性的孩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