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的调研报告
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青年学员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是院校教育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关键一步。调研感到,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青年学员理论认知、思想基础、情感表达呈现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新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教施教提出更大挑战考验,尤其是在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个影响学员抬头率和点头率的关键因素上,需要持续关注、积极推进解决。
一、扭住举旗铸魂这个根本,既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
坚持理论灌输举旗铸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但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教育者抓理论灌输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有:一是片面解读。有的面对理论“太深奥、不好懂”“高大上、不实用”“反复讲、不新鲜”等感慨、质疑和抱怨,底气不足、缺乏战斗性,不是严厉批驳、严肃纠治,而是降格以求、随声附和,人为降低理论灌输的格调、削弱创新理论的权威。二是盲目填鸭。有的片面认为“理论灌输越多越好”,只要媒体有刊发、文件有印发、书籍有配发,都是人人学习、全员覆盖的“有力证据”,内容设置一味贪大求全,生怕安排的少了被追责问责,导致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学习过程比较“忙碌”“充实”但学习质效较低。三是机械说教。有的说理功弱、习惯照本宣科,甘当“搬运工”“传声筒”,只会低头照着念,不敢抬头灵活讲;有的只能讲其然,不会讲其所以然、所以必然,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导致“说理施教”成为“空洞说教”。
理论学习无止境,但难在入门。要把理论灌输这个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才更有利于激发学员理论学习兴趣、增强理论自觉,让学员体会到真理的“味道”。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探索运用:一是抓实大众化解读。通过有人物、有情节、有温度的理论故事,以图文并茂、音视频齐上阵、先进典型和卡通人物互动等形式,生动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鉴“平语近人”“一堂好课”等节目形式,努力将深奥的理论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二是增强趣味性普及。始终坚持“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理念,遵循内容为王、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等现代传播规律,适应年轻人视频化感知、形象化阅览习惯,善于用“兵言兵语”“网言网语”和“普通话”“大白话”“大实话”诠释大道理,不断推出内容新、形式潮、接地气的“爆款”理论产品,让学员愿意听、听得懂、能解渴。三是深化沉浸式感悟。常态开展赴英模部队和红色教育基地、高新技术展区现地研学,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深刻感悟理论真谛、制度优势和领袖风范,尤其注重在情感触动点设计优化上下功夫,实现出去一次、触动一回、难忘一生。
二、把握奋斗强军这个基调,既要扬正气还要接地气
奋斗强军是新时代的最强音,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员投身强军实践、建功强军事业的热情斗志。但从调研情况看,脱离学员现实思想实际,唱高调、讲大话、不太接地气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有:一是引用多原创少。有的习惯搞“拿来主义”,只知道讲正确的话,不善于正确地讲话,不懂得从自己感受出发,讲述最贴近学员自身、真实发生的故事,缺乏真情实感。二是演绎多归纳少。有的搞教育、写教案一个模板用到底,从定义出发,讲内涵、谈来历、提要求,学理性大于教育性,不善于从身边事例、典型现象和热点话题归纳梳理思想焦点、分析背后道理,进而启发思想和情感共鸣。三是说教多共情少。对于多数学员来说,大道理都懂但小道理未必想得通,尤其是在处理大我与小我、公与私等问题上常常陷入苦恼,昂扬正气落不了地,转化不到学习工作思路举措上,而有的教育者往往缺少有力的理解支持,只是一味地高高在上空对空讲大道理。
激昂奋斗强军的主基调,要把视野拓展、战线拉长,在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中,以情景交互、情理交融强化事业心、激发精气神。传统感召、文化熏陶、典型激励等对于激发斗志、昂扬士气有正向引导作用,难点在于如何精心设计安排,真正让学员有兴趣、参与进来、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调研感到,可以从以下角度加强探索运用:一是传统感召要坚持有血有肉。在把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作为教育富矿时,不能一味地拔高和美化,而是要辩证看待,不能故意掩盖缺点不足和局限性,缺少有血有肉的真实性最容易受到抵触。可以深入挖掘梳理反映战争年代部队精神传统的真实故事、战斗歌曲、领袖题词等,厚实精神品质的传统底蕴,让精神培塑进一步具化物化。二是文化熏陶要注重感性体验。注重感性体验,不是要多愁善感,而是要培养对真善美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要求,激发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比如广播音乐,学员可以随意地听,组织者却不能随意地放,包括乐曲的选择、音量和次数、时间和时机等,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并引导学员用听的感官去感受,从而升华为放松心情、愉悦心智。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够着眼感性体验,对营院广播、电影放映、仪式活动、文艺演出等文化建设和活动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三是典型激励要立足能学可追。选择典型人物作为教育素材时,首先考虑的是距离学员远不远,学习追赶甚至超越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考虑事迹是不是有代表性、做到了极致。要多讲大讲身边的典型、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典型、从平凡岗位普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典型。可以梳理汇编《新时代好故事集》,组织演讲比赛或研讨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用优秀身边人、精彩身边事激发当先锋做标杆的热情动力。
三、抓住青年学员这个主体,既要领上来还要引下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员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接受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能动、积极的主体。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教育者往往忽视和轻视了潜藏在广大青年学员中的思想智慧和教育资源,不善于挖掘和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有:一是紧贴思想不够,“不想讲”。在选题定调上没有找准教育切入点,弄不清学员思考什么、关注什么,没有把学员需不需要、愿不愿意、做不做得到作为依据,导致群众性自我教育没有时代感、缺乏吸引力。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8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