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2024年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汇报时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刚才,各单位汇报了今年以来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总体来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准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持续完善基层治理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结合明年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任务,我强调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党建工作是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要保证。要坚持常态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在优化理念思路、服务保障大局、推动任务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要坚持正确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标对表,牢牢把握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以坚决有力的实际行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持续加强和创新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协同性和实效性。加快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要抓住关键环节。不断筑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根基,切实让为民服务、治理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持续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多措并举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升工作效能,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优服务、强治理。持续推动编制、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向基层倾斜,推动数据下沉共享,夯实基层治理关键。三要强化统筹协调。将协调联动贯穿始终,避免“各吹各号”,努力让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治理成效上相得益彰。将效果导向贯穿始终,着力在一网统管、解决居民诉求、破解治理难题等方面创出特色亮点,打造富有特色的基层治理工作品牌。要将严实作风贯穿始终,对领导协调机制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见行见效、善作善成。
第二,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稳定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提升的关键支撑。面对基层治理的新任务新挑战,必须紧紧聚焦“现代化”这个方向,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赋能。一是把准提升治理能力的激励措施。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干部的能力素质是重要的因素。只有干部能力保障到位,其他各方面保障才有人来抓,从而保障到位更好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大力实施“凝心铸魂”“履职赋能”工程,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中心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用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三力”。强化正向激励,建立完善激励基层干部抓好社区治理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按照基层工作任务增多、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更高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薪酬标准,强化党建、服务、治理等方面经费保障,进一步调动社区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完善社区治理工作的考评体系。着眼激励社区治理高质高效,探索建立差异化考评体系,明确量化考核和民主测评权重比例,进行百分制综合评价。抓好过程动态管理,采取“月监测+季评估+年考核”的考核方式,引入居民满意度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调整等级、续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效能。注重考核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的优化,既要搞好“考核”,又不要为基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切实提升考核的实效性,更好发挥考核对工作的督促指导作用。持续巩固深化区域化“五级联动”党建联盟,城市小区党建“四方联动”、社区网格化党建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载体,大力推进社区党组织区域共治工程,通过健全完善区域性党建工作议事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做好社区治理队伍的培训赋能。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增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要着力提升社区治理骨干力量的能力水平,组建优秀师资队伍,从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实务干部、专家学者、一线代表等人群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8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