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秋节撞上教师节,双节同庆,不失为两全其美。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从读书时,到毕业后,“老师”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留有浓墨重彩的印记,正在央一和芒果TV热播的《麓山之歌》也塑造了一幅特殊的“师者”群像。
这当中,既有盛传学这样的一校之长,带着知识分子严谨治学的书卷气,像一位严历亲和、言传身教的长辈,也有像卫丞这样,一心痴于科研、偶尔进错教室的“非典型”副教授,乍看多少有点“离谱”,但多少重大专利就诞生在他们埋头苦熬的实验室里。
实际上,《麓山之歌》里最“不显眼”,却在无声处扛起重工人一半“重量”的,还有另一种老师——“师父”。在站到生产一线之前,谁都少不了“拜师学艺”这一关,而工厂里的师生情,与课堂还不一样。
师父手一背,闲庭信步地转一圈,就把你每一个细节都拿捏进心里。手里的技术做得好、做得细,拍拍你肩,当场“加课”,再多指点几句。
但若是差点儿意思,伴随着焊枪的高温和四射的火花,人的脾气仿佛也能被点燃,就连操作台前的提醒也是“简单粗暴”的——咣咣几锤子敲在桌上,拿出唐三藏念紧箍咒的架势,生怕引不起“泼猴”徒弟重视。
车、镗、铣、刨、钳、焊,门门是手艺。当工人,他们把手艺磨到极致,手工作业的精度可以PK数控。
当严师,他们要求徒弟精益求精,不能说“不行、不能、不会”。
有人觉得,职场里谁高谁低总要卷上一卷,但在师父眼里,什么等级、身份、职称……都是“浮云”——自己端着老手艺的碗,更希望徒弟吃得了新技术的饭,自己给后辈打下手,那是义不容辞。
年轻时,他们亲手创造过辉煌;年老时,他们甘愿化作春泥,心里眼里,全都是年轻人的未来,工厂的未来。
这就是中国人嘴上不说,但骨子里、心里极为看重的“传承”。
师父,如师,亦如父。
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穷一生、精一业的匠人品格,能看到倾囊相授、毫不藏私的奉献精神,更看得到他们对“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期待。透过薪火相传的师徒关系,这些品质也传到了年轻一代科研人员、技术工人的手里,由此,《麓山之歌》所歌颂的这条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埋下了坚挺的“中国芯”。
长江后浪推前浪,更新换代,总归是必然。
科学技术会更新,物件会折旧,师父也会老去,一些手艺虽会被更加先进的技术替代,但是,总有人会接过接力棒,继续穿上那身衣服,担起那份责任,成为新的“师父”,带领后浪不断前行,而这一点,也绝不止于剧中的麓山重工人。在《麓山之歌》的片尾,现实生活中真真正正的一线工人走到台前,这不仅打破了剧情与现实间的“第四面墙”,更同样表达着对于师者、匠心的深深敬意。
在这个中秋节、教师节,记得向你的老师们送上一句问候,道一声“感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