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作风建设读书班研讨发言材料
近日,党中央作出重要部署,在2025年全国两会后,将在全党开展一场以深化中央八项规定为主题的学习教育。这一决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田,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指明了方向。常言道,规尺正方能量直曲,矩器端才能画方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中央定下的“硬杠杠”,始终是党员干部言谈举止的“校准仪”和“度量衡”。对于街道的党员干部而言,这场学习教育绝非简单的理论学习,而是一次对思想作风的深度体检、对初心使命的重新校准。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破题,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当好“忠诚践行者”“自律奋斗者”“贴心服务者”,以过硬作风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一、紧握“信念之舵”,校准思想航向,甘做“赤诚向党心不移”的忠实践行者
思想是行动的“导航灯”,理论是实践的“度量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首先需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街道的党员干部身处基层一线,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扬学习的“钻劲”和“挤劲”。就如同海绵挤水一般,用心用情用力破解一道道难关,越过一道道障碍,扛过一道道压力。在学习方式上,既要在“专题研学”中深悟精髓。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是我们思想的源头活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根本遵循。把“严”的主基调刻进思想深处,让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入脑入心,化作我们行动的指南。在专题研学中,要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在“碎片时间”里常学常新。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平台。“XX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经验做法以及最新的政策动态。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见缝插针地充电,在上班途中、午休间隙,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学习,补充知识能量,填补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切实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特别要从反面典型中敲响警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乏那些“不拘小节”的破规者、“心存侥幸”的逾矩者。他们起初或许只是在一些小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无伤大雅,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最终都沦为作风之堤的溃穴之蚁。他们的下场警示着我们,纪律规矩无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自觉,在党委会上的发言、民主生活会的剖析、日常工作的细节中,科学运用作风建设的利器,用于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始终以“两个维护”为标尺,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思想上的“北斗星”、行动中的“指南针”。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处理群众的诉求,还是协调社区的事务,都要时刻以党的要求为准则,不偏不倚,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二、高悬“纪律之剑”,锤炼过硬作风,勇当“廉洁奉公守底线”的自律奋斗者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推进以深化中央八项规定为主题的学习教育中,街道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将纪律要求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强化自我约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纪律规定心存敬畏,不触红线、不越雷池。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坚决说“不”,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项目招投标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不正当利益输送。在资金使用管理上,要精打细算,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要清清楚楚,经得起审查和监督。无论是在重大事项上,还是在日常的办公用品采购、公务接待等细微环节中,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比如,在办公用品采购时,要通过正规的渠道,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杜绝铺张浪费和虚报冒领的现象。在公务接待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搞超规格接待,不借机大吃大喝。
主动接受监督。明白监督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不是束缚。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虚心接受,立行立改,以诚恳的态度对待批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0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