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真理力量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真理力量

    中国经济总量达134.9万亿元,首次超过130万亿元!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4年,我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升至16.3%、34.6%;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43万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回首一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国克服了内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多重困难挑战,顺利实现了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气更足。放眼全球,我国5%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引领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总结提炼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持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概括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引我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这是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谋划中国经济发展大计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关键节点对中国经济作出关键指引。《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一文,是总书记讲话的一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并阐述“一个最大共识、五个必须统筹”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并同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奋发有为做好经济工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
    2024年9月26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二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市场预期走弱,引发国际国内关注。此时,中国经济正进入关键时刻、重要节点。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推动经济明显回升。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比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关键时刻,最大优势,带来应对困难挑战的信心与底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综合施策,彰显在复杂多变局面下驾驭中国经济的非凡智慧和能力。
    在《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这是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是多年实践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
    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党中央制定重大方针和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从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到着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到面对外部遏制打压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受重重考验,推动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总结提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多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阐明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比如,2017年提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等“七个坚持”,2018年提出“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掌舵领航作用”等“五个必须”,2021年提出“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等“四个必须”,2022年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等“六个坚持”,等等,放在首位的都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些源于实践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重要。做好新征程经济工作,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政府行为越规范 市场作用就越有效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但也要看到,市场存在失灵、无序等问题,政府必须及时补位,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只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才能让经济活动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础上,鲜明提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在《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并提升到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经济秩序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说到底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是针对现实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到位的现象提出来的,是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上讲辩证法、两点论的集中体现。
    如何才能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需要强化系统观念,防止错位缺位,形成政府和市场高效协同配置资源的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政府作用具有主动性,市场作用具有自发性,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有在自身职责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以规范涉企执法为例。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这是改善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的一个破题点。对企业来说,经营预期更稳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研发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对政府而言,通过规范执法,可以引导企业自觉遵纪守法,推动市场竞争公平有序。政府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就能各展所长、相得益彰。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好缺位、越位问题。”做好新征程经济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该放给市场的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理的管好、管到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如果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就会导致国民经济循环不畅,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剧烈波动。历史上,西方国家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大多表现为总供求之间严重失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这样的平衡,需要从供需两侧协同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总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思路。面对“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党中央决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08584.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