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前的好消息:被选拔到竺可桢学院数学求是科学班(20人)!
自小升初以来,入学后的二次选拔,之前成功的经历有二:
1. 初一分班考试,到了最好(适合自己)的班主任那里,那会他还不知道什么叫紧张,全是裸考,经常是带着他到了考点门口我才告诉他这是来干嘛,做个什么测试,极大地让他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2. 高一分班考试跟中考差不多,没什么期望,都正常发挥,录取到第一志愿班(数学竞赛班),当时的考虑是智商排序应该是数理化,努力程度排序应该是化理数,这么懒只能把数学放第一。
之后三年都是失败的经历。5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是最差的,好像专门等着假期“补课”,因此就失去很多“马后炮”机会。
比如高一结束后突然得知要成立个新班级,专门集中各科竞赛的,而我们还没开始准备呢,上来就考个零分,面试当然底气不足,也知道紧张的滋味了。
之后鼓励他现在努力还来得及,8月份开始做题,一个月拿到了省三等奖,本以为还有机会进那个梦寐以求的新班级,消极等待了两个月,我还去争取一番,后来又考试他就没心劲了弃考了。
高二两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差,直接导致失去清北冬令营夏令营的参加资格,哪有人告诉你所有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不过他从初一就只擅长校考,区考一律不行,也可能是坚持不了一学期的持久战,也就新鲜两周到一个月。即使告诉了,也不愿舍弃高二每一场球赛和每一个玩的机会。
这个参赛资格没有,就意味着高考失败的另外通道(综评,强基)没有了。
高二结束的暑假全力以赴学竞赛吧,得失心重了,两个月后的考场心态反而还不如一年前。不过,我看到了收获还是有的,起码对数学依然有热情!
高三开学考试没考,导致又一次选拔数学尖子去杨老师班失败,事后才知道这事,又跟学校闹意见。我作为家长的感受是:马后炮真多呀!领导的创新点子真多呀!其实学习或竞赛还是靠自己,但是稳定的学习氛围很重要,谁也不愿总被考(核),总被小鞭抽着,这是应试教育的优点。
应试教育的高三,他直接选择了逃避,不去面对自己的失败,休学在家直到高考前一百天。
所幸甩掉了思想包袱,重新认可自己,坚信不刷题不复习也是可以上考场的,坚信自己可以坚持两小时的考试……“认为自己不行”本身阻碍了你!
高考发挥正常,没有一科是考砸的。
之后北大强基考试及面试,听说只有***+才有可能,咱既没在营中露过脸,平时成绩又难看,所以,面试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听说有牌的直接给满分。但是我看到的进步是心理上的,敢于去尝试,即使知道没希望!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8月5日在老家农村,我才了解到有浙大竺可桢学院的选拔,已经是最后半天了,他说不值得浪费一下午写材料去争取这个毫无希望的机会。
我思考几秒才说:今后会有很多个这样的下午,不填表一点机会没有,填了也不损失什么,该干嘛干嘛!
很多问题我也提供了参考意见。之前综素评和强基的表全是我一手操办的。
晚11点手机热点断了导致没保存而恼火,我也埋怨他为啥要到DDL才做,他嫌我帮倒忙。还好,在系统关闭前半小时搞定睡觉。
求是班在五个学科中都选拔20人,初审选拔40人,初审通过。
16日上午面试。还是第二个。刚起床就面。
15日晚看完《天下足球》才开始准备,咳!
这个从未有过成功面试经验的孩子,终于在18岁前独自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之前一直说他的优点是:跟任何老师交流知识问题都不紧张,很少有学生这样,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本身,而不是其他(老师的表情语气等,自己的面子)。
门外偷听几句感觉就不错。做到了我以前说过的,不要怕暴露自己的无知,要坦诚真诚。我听到“老师,我不确定我明白'保持距离'这个词的含义……”
结束后告诉我:妈妈,浙大的老师都是大好人吗?我不会的就给我讲!
我:这就对了,我最讨厌故意刁难学生的老师,好老师不是考你会什么,而是看你遇到不会的会怎么办,老师讲的你能不能听懂,这才是考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
终于的终于,体验一回非应试教育的考核!
今上午收到通知,也才从学长那得知:竺院与其他学院的天壤之别,从宿舍条件就可见一斑。
院长就是校长,文理工平台共享,一个好的起点,算是对我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安慰了,老娘的本事了了,就送我儿到这站了。
往后的路要靠自己来走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这两个多月真心祝福你的亲朋好友,当面祝福的就不下50人,聚会10+场,线上祝福的上百人,红包收到手软,这都是爱,没有一份属于世俗的应酬,全是真爱[呲牙]
(写于2022.8.17)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