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座谈交流发言材料
实干争先创新制胜
奋力当好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排头兵
“扬长补短实干争先”是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创新之举,是深化“在*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重要载体,为全市和各县区更好地看清差距不足、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力重点提供了基本遵循。*将以省委省政府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引领,全面投身“在*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短板拉成为长板,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全力在五大领域攻坚中走在前、当示范,奋力当好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排头兵。
一、聚焦展绿色发展之美,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走在前、当示范
一是强力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先发优势和集聚优势,着力突破产业边界,加快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领域延伸、转化、赋能,实现“地信+人工智能”“地信+车联网”跨界发展,力争全年招引“地信+”、人工智能类项目100个以上,地信小镇营业收入突破350亿元。加速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制定县域首个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建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推动顶层设计、产业生态、标准体系、特色应用等创新发展。
二是强力推动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化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打出“清理、整治、腾退、提升”组合拳,构建高能级产业平台、高标准骨干平台、高质量产业园、特色化小微企业园协同发展体系,力争全年腾出低效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全县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提高至38万元以上。深化专业产业园建设,提升300余万方新增空间产业集聚度和科技创新力。全面落实“2345+节能减排”准入标准,重点推进水泥、化纤、纺织等“高耗低效”行业整治提升,确保腾出用能空间8.5万吨标煤以上。
三是强力推动智能化技术改造。出台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配套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产品、技术、工艺等迭代升级、优化提升,打造以“设计+、标准+、品牌+”为支撑的产业高端化发展模式。高标准推进“时空信息产业大脑”建设,探索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改全覆盖。力争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二、聚焦展自然生态之美,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走在前、当示范
一是生态保护再提标。整合环境治理领域生态文明办、治水办、治气办等工作组成立*县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美丽*专班,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跨界河长制”,探索建立“气长制”,紧盯薄弱环节,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确保县控以上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年度稳定达到100%,PM2.5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生态建设再提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完成36个“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达到省级三星级标准。将饮用水源保护列为“一号工程”,采取“区域联动”全面治、“数字赋能”全程管、“借梯登高”全民护等策略,确保对河口水库水源地、东苕溪备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严格落实市级督查帮扶,确保重点问题整改率达95%以上,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6%以上。推动建立“中国南方朱鹮保护研究中心”,总结提炼朱鹮保护、“水下森林”培育等经验做法,制定发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评价指南》等地方标准10项以上。
三是生态转化再提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2.0版,加快导流吸引科创、文创、农创等创新要素资源,加速美丽环境向创新经济、文创经济转化。强化GEP核算综合应用,完善拓展“湿地碳汇”交易机制,健全“两山合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3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