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国土绿化重点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跟大家交流工作。绿化是林业工作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国土绿化工作大有可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林业增添光彩。
本次国土绿化培训是疫情三年以来举行的第一次重点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包含森林城市、生态廊道、乡村绿化、景观营造、质量提升、林业碳汇及造林技术等。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国家局*处长,专题介绍科学绿化政策。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地听、认真地学,力争学有所获,提升能力,进一步推动国土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次培训班放在*召开,近年来*市科学绿化工作扎实有效,有亮点,有标志性成果,诗画风光带、*区起源的“一村万树”、林业碳汇建设,都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国土绿化工作讲三个方面: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国土绿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全省国土绿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林草局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先后启动实施一系列重大行动和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批具有*辩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绿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一)国土绿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以来,全省国土绿化工作连续得到国家林草局生态司的表扬肯定,造林绿化“落地上图”机制在全国推广,*竹林碳汇、“浙里种树”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机制先后列入2021年、2022年度《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千万工程城乡绿化、林业碳汇等工作在《全国绿化简报》专刊报道,*林业碳账户机制得到原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批示肯定。林业碳汇发展入围2022年度省政府改革创新现场评审,全省有6个单位、7名个人分别被全国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草局联合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二)“百万亩”行动实现林地“应绿尽绿”。围绕省政府5年完成新增造林180万亩工作目标,全省上下克难攻坚,提前2年、超额实现新增180万亩目标,森林覆盖率排名从全国第4位上升至第3位,全省林地内可绿化空间缩减至不足3万亩。同时,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绿化工作要求,严格执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以大项目带动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积极建设国土绿化标志性工程。2020年以来,完成中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1个,省级国土绿化重点项目15个,区域重点工程70余个,为全省科学绿化提供了示范样板。
(三)“千万亩”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2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两年来,全省围绕工程建设,系统编制县级五年实施方案,首次实现五年规划“落地上图”,累计完成森林质量提升469万亩,开展中幼林抚育76.17万亩,建设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基地9.53万亩,美丽生态廊道建设51.25万亩,健康森林建设319.5万亩。截至2022年底,全省森林蓄积量较2020年增加5100万立方米,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达到94.38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3.1亿吨,千万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四)村庄绿化融入“千万工程”生态蝶变。我们林业系统作为“村庄绿化”的主要实施部门,主动融入大局,围绕和服务“千万工程”,大力推进“绿化示范村”“森林村庄”“一村万树”等系列创建行动,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成省市县“绿化示范村”5657个、森林村庄7727个,“一村万树”示范村1741个、国家森林乡村447个;建成国家森林城市18个,省森林城市75个、省森林城镇752个,森林城市和森林城镇中心镇创建实现全覆盖,不断构筑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五)“林业碳汇助力绿色亚运”打响浙林碳汇品牌。2021年以来,全省以“绿色”亚运举办为契机,大力推进林业碳汇工作。会同*市开发“浙里种树”,连续2年举办“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在8市25个县(市、区)建设杭州亚运会碳中林26片2835亩。围绕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推动省双碳办制定《*省碳普惠减排量管理办法》,先后两批组织“浙林碳汇”项目开发,省环境厅备案登记减排量43.26万吨,举办全省首批浙林碳汇开发交易暨*省碳普惠减排量登记备案系统上线发布会,推动大型活动(会议),低(零)碳试点创建、“零碳”公共机构创建,生态损害赔偿等工作购买林业碳汇。组织7个市16个县(市、区)22家国有林场捐赠林业碳汇7.07万吨,助力亚运会碳中和。推动*市碳汇交易平台上线。全省累计开展各类碳汇交易、捐赠15.48万吨,金额超600万元。*市、*市、*县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碳汇试点,全省创建省级林业增汇试点县10个、林业碳汇先行基地35个,实现设区市碳汇试点全覆盖。
二、深入分析当前国土绿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9月8日,全省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已经召开,明确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的政治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集中体现,我们林业系统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要借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立表率之志,担表率之责,闯表率之路,成表率之势,坚决将***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2019年4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森林管护,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3月3日,*书记、*省长带队走访国家林草局,与国家局领导就共同打造林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达成共识。下一步,我们紧紧围绕林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坚持科学绿化,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在国土绿化事业上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但从当前形势分析,我省已基本实现林地空间“应绿尽绿”,切实转变国土绿化的工作思路势在必行,我们要把传统的造林绿化工作重心转移到森林质量提升、林业碳汇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来。
一是把质量提升作为我们的基础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量”和“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高质量发展”落到林业建设、国土绿化工作中,就是持续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去年8月,关志鸥局长在全国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林草事业发展正处在提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时期,要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打开林草事业发展新天地、发挥森林“四库”作用的当务之急,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森林质量上,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林长制的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各方责任。从全省森林资源总体上看,呈现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增强的态势,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定并小幅增长,稳定的压力不断加大。从质量指标上看,尽管近年来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已经快速提升,但距离全国“十四五”规划目标还有差距。从退化林评估基础数据上看,全国14类退化林,*省有9类,初步筛选面积不小、比重不低。今年以来,全省杉木枯死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质量提升潜力和空间上看,全省有62.61%的乔木林中幼林,59.98%的阔叶林和针阔林,为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但我们要认识到,没有人工干预、没有林分结构调整,森林质量提升的潜力不会长期持续延续下去。我们要一手抓退化林的修复和更新,一手抓森林的抚育经营,全力推进全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二是把林业碳汇作为我们的突破方向。林业碳汇是国际社会认可度最高、最具性价比的碳中和方式,是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必选路径,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增量。上周,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党中央将森林碳汇放在了“双碳”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态系统碳汇的首要位置,林业系统党员干部务必要提升自信、增强信心。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作为2025年、2030年两个阶段重要指标之二;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作为是国家“双碳”行动“1+N+*”的重要组成。2022年,中国政府再次表示,响应“全球植万亿棵树”倡议,力争10年内植树700亿棵。这体现了国家对造林绿化提升碳汇能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从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上看,我省经济社会发达,林业人要深刻体会到林业碳汇对*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感受党委政府对林业碳汇的期待,为碳中和作出贡献。从生态价值实现的发展趋势上看,林业碳汇作为目前唯一可量化、可交易的生态产品,可以唤醒沉睡在山林的生态资源,真正实现将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工商资本投资林业、带动产业、促进共同富裕,为全省省域共同富裕和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三是把和谐共生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我省是资源小省、经济大省,保持森林覆盖率稳定,就是保护国土绿化成果、保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近年来,我省千方百计抓造林,大力推进平原绿化、构建沿海防护林网络体系,就是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支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底线。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角度,通过一以贯之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一村万树”建设,*城市、城镇、村庄基本实现“应绿尽绿”“开门见绿”。近十年,全省走进森林、享受森林人数达到4亿人次,“跟着亚运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4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