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光之一。当时唯一的娱乐活动:看致谢。似乎能得到丁点儿的八卦都是快活。
研究生论文的致谢大同小异,几乎都有相同的模板——感谢导师,感谢同门,感谢亲朋好友,感谢自己。格式也统一,看着没劲极了。博士论文的致谢就百花齐放很多,虽说也跳不出四个感谢,但好歹能看出是认真写的。细节更多,更真诚,也更能看出终于解脱了。那毕竟能博士毕业,也真的算了不起了。就我的经验,硕士能混,论文可以东拼西凑,但博士真的不能。创新性是必要指标。
我一般在学院的图书室写论文。说是图书室,其实也就是由一间教室改造的,三面放了书架,中间空的地方摆了许多书桌。那时,我和同门是同桌。有天看见她眼睛红红,我问怎么了,她说看致谢看哭了——那人也是研究书院的,调研途中颠沛流离(夸张),翻过院墙也爬过土坡,披荆斩棘才拿到了数据——同门共情了。
我俩又接着这个话题聊了聊,我惊异地发现——同门也特爱看致谢,而且我俩有相同的习惯:抓到一篇硕博论文,先看致谢,再看内容。当时我肤浅地认为,致谢写得动人的,内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这样的习惯也可能是为了逃避看论文。先看点儿轻松而不用费脑的去给大脑热身。
我看致谢,就像在看一个漫长而生动的故事,在看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之前中科院黄博士的致谢让无数人热泪盈眶,那句“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至今仍让我感动。
而这样的故事,我在人文类的博士论文里看到更多。当然这是相对而言,他们似乎更加敏感,也更加悲天悯人,所以文字中会露出些端倪。(致谢个体差异很大,并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去概括。)
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提到我的专业,风景园林。这四个字放在一起似乎并不是很好理解,我对外一般宣称是景观设计,工作后,我一般解释我是种树的。
在大学里,我们专业要么分在建筑学院,要么分在艺术学院,要么分在农学院。从这个分类也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着实综合——又要科学,又要艺术。没有特别清晰的边界,自然谁都可以插一脚了。
因为也算艺术,我们专业的学生多少都带着点儿情怀。对中国园林的情怀,对公共空间的情怀,对设计的情怀(以至于工作时很容易被骗)。这种情怀,让论文也显得温和了许多,有人道主义,有诗情画意,也有历史传承。
所以,我们写论文找参考时,就能够接触到很多人文领域的文章,能看到更多感怀的致谢。
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要感谢我的专业,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致谢故事。
回到正题。
看致谢是我写论文期间最快乐的放松活动,不想写了——看致谢,脑子累了——看致谢,甚至心情不好了也会——看致谢。
去看别人完成论文后的最后篇章,似乎也能获得些力量,我也要快点写完论文,顺利毕业。
而我自己,在写致谢时,实在是乏善可陈。那时候已经很疲惫了(好一个借口),也套用了模板,感谢所有人。写完那一刻又有些想哭,妈的,老娘终于搞完了这一part,我牛逼。
在写致谢的时候,我特别写了几个网友的名字——认识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了,她们不再只是网友,而是聊天最多的人。她们陪我走过了很多的路,很长的路,我能够拥有这些朋友,是幸运。这样长期而持续的友谊,让我人生丰满、和煦。我的青春岁月离不开她们。
我不仅能有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还能有网络中的同行友人,实在是一种天赐。
而我把这件事告诉一个网友时,她相当吃惊,说很荣幸。那一瞬间,我有说不出的感受,传递到的感情似乎共振了。我明确地感知到,在某种维度上,我们更加贴近。
所以我觉得,致谢真是个好东西。
致谢,不止是故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