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的校园塑造了我(下)
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德育特级教师 于荣学
承担责任:创新学校德育领导体制
教育角色的改变没有阻障我对德育研究的执着追求。2001年,我在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期间,首先研究建立了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各有侧重、共同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党支部侧重德育方向、德育指导思想的领导,负责德育规划的制定、德育工作重大项目的研究;校长侧重德育思路的确定、德育计划的制定、德育方案的实施等。
其次,带领党员及教职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德育新思想,体现对德育工作的领航作用。为此,一方面我以《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师生观》为题,为党员讲授党课;另一方面,深入课堂了解党员授课情况,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启发引导党员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课堂中时时渗透思想教育,占领主渠道,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支部书记应高度关注的。为此,我十分注意发现、选拔学生中的优秀者,通过业余党校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吸引他们加入党组织。每学年,吸收10%的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发展3—5名优秀学生成为预备党员。
执着追求: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
反思过去经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调查访问了390位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学习情况、教育建议等进行研究,分析现状、归纳问题、反思对策,为制定班主任工作的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不断总结和积累成功的教育经验,2001年出版了班主任专著《班主任工作实用方法》一书。该书在继承、发展班主任传统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介绍了50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法。如:自我教育法,是一种在班主任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形成和完善良好品德的一种方法。学生这种自觉进行的教育活动,不是自然具有的,需要教师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促使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目标;二是启发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三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四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五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六是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学生自我教育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取得了显著成效。《班主任工作实用方法》一书获得怀柔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怀柔、东城、西城、石景山等区的9000余名班主任将此书作为进修教材。
全员参与:创新德育工作机制
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德育工作重在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学校坚持贯彻“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重视教职工教育观念的更新。按照“观念先行,思想导航”的策略,一方面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亲自为教职工举办讲座,同时重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德育专家集中的优势,聘请一批德育专家学者到校为教职工作报告,每学期5场左右,从观念转变入手,引导教职工树立新思想,认识德育的作用。
完善德育政策、机制,整体化构思德育。2003年,学校探索实施了“全员德育”模式,建立了考核机制,通过业绩评估,推动全体教职工人人担负起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全员育德”,即全体教职工都担负起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发现学生在校内外的文明行为或不文明行为,都进行表扬或批评说服,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育人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奖励。形成了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有人管理、时时刻刻有人负责的局面,提高了教师“未曾育人先修已,教人做人先做人”的率先垂范意识,使学生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违规违纪现象逐渐减少。
在“全员德育”取得初步成效后,学校又建立了“德育导师制”,选拔最优秀的40名教职工担任43名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的“导师”。导师对“双困生”的不良思想进行输导、劝导,对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使学生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全员德育”与“德育导师制”相结合,既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育人积极性,又发挥了优秀教师的育人优势。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最有力的措施是校长作出示范。德育创新,要靠科研引领,我带头申报了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亲自主持研究;为走近学生我带头坚持每月与5—8名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发展状况,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疏导学生心理障碍,探索育人规律。
培根固本:创新班主任培训模式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我提出了班主任应该在学习中思考、在研究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的发展思路,并将思考结果撰写成了论文,在2001年5月中央教科所召开的“全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发言,同时被《新教育》杂志发表。2002年我又以该内容申报了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的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建构了四种相对独立对相互结合、可综合应用的培训模式。
一是问题牵引式培训。发现、搜集、整理、提炼了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困惑的难题80个,提供给班主任在实践中思考、探讨,以问题带动理论学习,用学习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怎样进行尊重教育”、“怎样进行班级民主管理”、“怎样实现管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怎样教育单亲孩子”、“怎样抓住契机教育学生”等,通过思考、学习、实践、讨论,有效地改进了工作。
二是案例读写培训模式。选择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的一批典型事例作案例,提供给班主任阅读学习。班主任从中受到启发,在实践中应用,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引导他们将体会撰写成文章,又从中精选了50个案例,编辑成《班主任的教育故事》,发给班主任老师进一步交流和学习,组织班主任讲案例。
三是在校内开办班主任业余培训学校。强化校本培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研讨、互动交流待形式,学习理论、研讨问题、交流经验、解决困惑。
四是网络培训模式。在怀柔一中和红螺寺中学校园网上建立班主任培训主页,从时空上方便班主任学习、交流、研讨,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时,专家组评价认为:
“该课题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研究项目,对于全国50多万中小学校的300多万班主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一课题填补了我国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方面的一个空白。”
“课题所探索的四种模式有新意,有实效。问题研究式很像医学中的会诊,依靠大家的智慧解决教育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班主任的教育能力。”
“这项研究改进了旧有的报告、讲座、经验传播等较零碎、单调的培训形式,为农村中学班主任培训打开了一条系统、活泼的新型培训道路。此课题有四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一实、二新、三活、四特。”
中央教科成《新教育》、《北京教育》、《怀柔教育》等杂志分别介绍推广了这一研究成果。
以德育德:研究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身为班主任,时刻不可懈怠,不能由于个人的好恶而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偏见而影响学生特长的发挥。
班主任的一个眼神可使学生产生自信,一句话可造就一个文学巨匠,也可能毁了一位数学天才。而这些,全仰仗于班主任老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一个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即所谓的“以德育德”。
班主任除了具有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外,还应应具备哪些“德”呢?2004年,我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研究》,主要采取调研归纳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思路,采用行动研究法,既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经过研究,我认为,班主任需具备政治的敏锐性、坚定性、深刻性;需要具备现代化专业发展精神,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专业观;需特别地树立创新精神,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尤其需要合作精神、研究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规范行为”,建构起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成为广大班主任老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心理与行为准则,始终使班主任工作与时俱进。
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创办农村特色高中
2002年7月,我由怀柔一中调任红螺寺中学担任校长工作。这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历史名校,但又是一所从1999年开始由师范学校向普通高中转型的学校。生源基础较弱,每年高一录取的分数线大致在420分左右至470分之间。如何让这些在中考普遍产生失败心态的学生树立信心,振作起来,走向成功呢?
办学思路:拓宽发展途径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要清晰,二要正确,三要符合学生实际,建构适合学生的发展模式。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为此,确定学校发展的思路是我的第一责任——
学校办学总体思路是:开放办学、民主理校、以德立校、科研强校、创建特色、多元发展。
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观念先行、道德至上、素质为本、培育名师,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专业化干部教师群体。
德育工作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立足建设、坚持常规,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创办特色。
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规范管理、教研引路、教学并重、强化学风。
教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广泛发动、全体参与、典型引路、规范操作、注重过程、突出实效。
依据办学总体思路和各专项工作的基本思路,学校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道德思想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开拓出农村高中的育人新路。
全寄宿制模式:自主与严谨的融合
红螺寺中学的学生规模定位在全校共30个班,1500名学生。学校建成了一万多平方米、具有全市一流水平的食宿大楼,宿舍分成不同档次、餐厅分成不同类型,可以满足全体学生寄宿。
寄宿管理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每一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住宿;住宿者可以自由选择宿舍类型;用餐时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类型餐厅。
宿舍管理试行了学生自主管理。按照学校严格规范的制度,学生由“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转变,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锻炼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宿管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宿舍整洁规范,学习质量普遍高于走读生。
所有参观、视察学生宿舍的领导、专家、同行,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建艺术特色:潜力发展的良机
一些中考成绩不到400分的学生进入高中,高考时有希望升入大学本科吗?回答是——有希望!
红螺寺中学就是这样,把一批批中考成绩不高的学生,通过艺术之路,送进了大学殿堂。
理论研究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七种以上,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之间的智能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是发展人的,办学应该适应不同的人的智能类型,为学生提供模式不同、标准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根据多元智能个性发展理论,学校开设了艺术实验班,发掘学生的音乐、美术潜能。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可以从普通班转入艺术班,也可以从艺术班转到普通班,兴趣的选择是自主的。
艺术实验班的文化课与艺术课的学习时间是有矛盾的,那么如何安排呢?我们的做法是:艺术实验班在学习基础学科文件知识的同时,强化音乐或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二者并重。学校编制了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采用单独排课、小班授课、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发展特长,达到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两不误。
灵活的课程设置、变化的教学制度与教师耐心精细地个别辅导,使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天地,开发了艺术潜能,展示了个性特征,艺术实验结出了丰硕成果。2005年,音乐和美术特长生参加高等院校的专业测试,95%的学生取得了合格率;2006年,100%取得了合格证,连续两年,升入大学本科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国际部:英语发展的佳境
当今世界各国,绝大多数都是对外开放的。中国的改革与开放,更是使中国快速走上了强盛之路。农村高中教育,是否需要、是否可以对外开放呢?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对外开放,在农村学校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因此,学校将对外开放确定为办学思路内容之一。经过持续努力,2004年,北京市政府、市公安局、市教委的外事部门,共同对红螺寺中学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进行了考察,认定学校具备了对外开放、招收留学生、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的条件,同意学校成立国际部。
国际部招收了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的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招收泰国、印尼的学生来校举办短期汉语培训,同时学习中国武术、艺术等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课程。培训采用了集体授课和个体辅导的方式,从各班选拔对外交流有兴趣的学生担任“小大使”,与外籍学生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在汉语与英语两方面互帮互学。同时,招聘具有国际教师资质的英语教师,来校开设英语口语与听力课,提高英语能力。
外籍学生和教师的到来,激活了英语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开阔了学生视野。
在招收外籍学生来校留学的同时,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意愿,开设了英语实验班,集中一段时间专门学习英语,选聘外籍高水平教师任课,快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学习模式是有效的,学生进步很快。实验结束时,十几名学生经过新加坡、泰国的几所大学测试,全部合格,被录取为国际学院本科生。
国际教育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环境,传播了中国文化,更让学生感到兴奋的是,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拓宽了成才的途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