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防教育主题研讨发言材料汇编(6篇)
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军区系统必须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照“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之问”强化本领恐慌,向一切与战斗队定位、战斗力标准、战斗员角色相悖的思维习惯、思想陋习、行为套路开刀,固强补弱、多向赋能,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
提高抓建思想认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军地双方,人力物力资源主要在地方。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有的领导干部国防观念、忧患意识有所弱化,不重视武装工作,只兼职不履职、只分管不真管;有的错误认为后备力量建设就是民兵工作、国防动员是军队的事,与地方无关;有的借口地方工作忙,对民兵整组训练等工作只图过得去。少数普通群众认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事,与己无关。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思想认识,需要各级大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爱护国防、建设国防和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要突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利用党管武装述职、军事日活动、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等时机,抓好国防法规、国家安全形势和职能使命任务等内容的学习教育,增强他们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切实担当起抓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大力推进国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等活动,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时机,开展热爱国防演讲比赛、向烈士献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激发全民参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热情。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当前,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践中,存在少数地方领导干部积极性不高,军地协调不顺畅不到位、打乱仗等问题,关键原因之一是制度机制不完善,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职责不明晰,缺乏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督导落实机制。比如,在军地联合应战应急国防动员行动中,存在组织领导临时配、指挥场所临时定、指挥程序现场学、各方资源协调难、多种力量反应慢等问题。对此,必须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坚持双重领导、双向兼职,开好党委议军会、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国动委协调会等,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大问题。坚持做到“七个纳入”,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党政部门工作职责、党政领导任期目标、立法普法计划,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社会教育体系,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培训范畴,把民兵基层建设纳入党委和领导干部责任体系,做到社会经济建设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一体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同时,要建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作为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单位和领导干部个人考核评价体系,与单位评选先进、与个人评奖评优、与调职晋升挂钩,坚决杜绝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在全社会选树一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开展系列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建好队伍强能力素质。随着地方改革的深入推进,除个别岗位设置专职人员,各级国动委工作人员多以兼职为主且流动性大,业务骨干培训和帮带培养缺乏经常性,难以胜任国防动员专项工作和民兵工作,存在应急指挥打乱仗、支援行动乱打仗的现象。为此,必须建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队伍。首先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及时补充力量,让国动委满编运行,并强化地方新入职国防动员专业办公室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的内容、程序、法规等,满足岗位需求。其次要建强专武干部队伍,把好入口关,多选用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退役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军事素养,抓好民兵训练、兵员征集、潜力调查、应急处突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抓实训练。按照民兵训练大纲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化、规范化训练水平。坚持科技兴训、依法治训、按纲施训,推开实战化、基地化、模拟化训练路子,培养提高国防动员系统各级指挥员的军政素养。分批次成建制组织各类力量以支援作战行动为课题,开展国防动员和支援作战行动演练,提升国动系统应战应急能力。
着力提高全民国防教育质效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着力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全民国防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牢固树立“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意识。***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意识,将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抓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
不断优化拓展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内容。根据时代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丰富国防教育内容,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和宝贵经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拓展国防教育内容,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学习教育,用更富时代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的教育内容,确保全民国防教育扎实有效。
探索创新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方法手段。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为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要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坚持把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现地教学与虚拟现实体验、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要发挥好全民国防教育载体平台作用,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利用国家性和政治性节日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着力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品牌,讲好党史军史故事;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人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发挥学校独特教育资源和优势。学校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的重要职责,必须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采取扎实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防素养。高校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要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广泛组织开展以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国防体育等为内容的学生国防素养大赛,以及“爱我国防”大学生演讲和大中小学国防知识普及等活动,着力增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年学生军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组织开展青年学生特别是新入学学生的军事训练,让学生通过军训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锤炼坚定意志,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走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对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既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根本,又是维护政治安全的保障。西北工业大学始终以铸国之重器、育国之栋梁为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工大实践,自主培养了一大批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建设优布局,打造国防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夯实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根基。一是加强三航传统优势专业的内涵改造和优化升级。例如在全国首家开设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强化系统工程、控制、信息等优势专业交叉,引领航空宇航技术与产业发展。二是注重工理融合,以理强工,以工促理。例如材料物理专业进一步强化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学生探索超常条件下新材料研制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三是立足当前“卡脖子”技术和未来发展战略需求,建立新兴工科专业。近五年,学校主动布局设置柔性电子学、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10多个专业,逐步形成支撑引领、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体系。
培养体系推改革,构建多样化培养格局。学校聚焦“四个面向”,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大类培养为主,特色班等多样化并存的培养格局。一是聚类形成了航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5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