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正确对待批评保持进取之心
对于批评,大家都不陌生,从我们记事的时候起,就有来自父母、老师的批评。可以说,批评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那么,被批评者受到批评时有什么样的反应?有的人能虚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但也有人对待批评态度消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消极态度:一是当作耳边风,听不进去;二是心存反感,当场“顶牛”;三是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四是自暴自弃,对前途丧失信心。
以上四种态度,无论何时出现,都会使错误不能及时改正、同志之间的团结得到破坏、个人的成长进步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批评呢? 今天我就围绕“正确对待批评,保持进取之心”这一课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主要是目的是通过教育引导大家理性地认识批评、正确地对待批评、勇敢地接受批评,保持进取之心。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个问题:一是要摆正心态;二是要正视批评;三是要善待批评。
第一、要摆正心态
有了缺点毛病,受到领导或同志的批评,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有的同志却不能正确对待,感到丢了面子,抬不起头来,担心影响进步,以致背上思想包袱。应当说,受批评固然是不愉快的事,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批评的压力可以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其关键是调整好自己对待批评的心态。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什么决定性格呢?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是心态决定性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动机,也就会做出什么样事情,时间久之,也就具备了这样的性格。因此,摆正心态对我们的事业至关重要。
首先,要须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俗语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伟大的人物,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千古一帝”秦始皇,兼并六国,收复华夏,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在后期,由于其苛捐猛政,焚书坑儒,秦王朝只经历了秦二世就土崩瓦解。开国领袖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当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极度艰难的局面。科学家牛顿,在力学领域成果丰硕,但他晚年却痴迷于神学研究,与他早年崇尚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纵观伟人的足迹,他们都做不到“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现代的青年党员呢?因此,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受点批评,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
其次,要切记“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是指刚开采出的玉石,只有经过精心雕琢,才会成为巧夺天工的玉器。人也同样,觉悟再高、官位再大,也难保不犯错误。贞观盛唐的开拓者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历代帝王都无出其右。即便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封建君主,在魏征等大臣的严厉批评下都虚心改正错误,不断“成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后李世民不禁长叹:我失去了一只手!而在千年之后的重庆黑社会保护伞、原司法局长文强,也曾是一块“玉”,是打黑英雄、人民的功臣。但随着批评和监督的缺失,他逐渐走向了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的道路。在审判台上,他追悔莫及地说:“假如当初有人给我提个醒,甚至给我一个处分,我也不至于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由此可见,经常听听来自领导、朋友和群众的忠告,无论对个人品德修养,还是对所从事的事业,都是有益的。
第三,要有“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雅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许多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被批评者的成长进步。可能有时批评不完全正确,但作为被批评者,可以解释缘由,消除误会,不能无端怀疑批评者的动机,更不能吵架滋事,那样只能加深误解,激化矛盾。《三国演义》中“大意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至今发人深省。蜀国大将马谡熟读兵书,才华横溢,深受诸葛亮器重,正因如此,使他养成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性格。他死板教条,把部队驻扎山顶之上,当副将王平指出他的错误时,他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讥笑王平鼠目寸光,忌妒自己的才能,结果被魏军包围,全军覆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且不能处处以己为大,藐视他人。
第二、要正视批评
正确对待批评,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和成长进步意义重大。首先,批评是一剂良药。“良药苦口利于病”,有句成语叫“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柜公,多次提醒蔡柜公身体有病,而蔡柜公不顾扁鹊“不治将恐深”的劝告,最终病入膏肓、一命呜呼。故事启发我们: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志,如果不及时地给他送去批评的良药,他就会越陷越深,难以医治;反之,如果在他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提醒,协助改正,那他们就会“悬崖勒马”、“药到病除”。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同志有了缺点错误,给予必要的批评甚至处分,是对个人成长和部队建设负责的表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5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