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黄金酒杯斗十千,玉盘佳馐值万钱。放下酒杯,放下筷子,无法再进食,拔出剑四处张望,心中茫然无措。想要渡过冰封的黄河,却被川流冰塞,欲登上太行山,却发现山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闲暇时来到碧溪上垂钓,忽然又梦见自己乘船到达日边。行路艰难,行路艰难,道路多岔,如今何处安身?长风破浪终会有时,只要坚持,就能扬起云帆,航向辽阔的大海。
译文及注释
美酒一斗金杯中,价值千金珍贵稀;玉盘佳肴珍馐美,价值万钱珍贵非。心情沉闷,放下筷杯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茫然无奈。想渡黄河,冰雪封河川;想登太行山,风雪封山峦。如姜尚垂钓溪边,等待东山再起;如伊尹做梦时,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艰难,多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一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浩渺的大海!
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太行:太行山。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岔路。安:哪里。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会:终将。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投箸,不能食。茫然太行碧忽复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云帆,济天水。
赏析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宴为他送行。李白平时嗜酒如命,如果是在平常,面对美酒佳肴和朋友的热情款待,他肯定会豪饮三百杯。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没有心思进餐。他离开了座位,拔下了宝剑,抬头四处望着,内心感到茫然无措。这连续的停、投、拔、顾的动作,生动地展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抑郁,情感的激荡和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然而,这次的挫折并没有让李白气馁,他心中的追求依然燃烧着。他拔剑四顾,意味着他不会被困境所束缚,他要勇往直前,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虽然面临着行路艰难的困境,但李白并不会轻易放弃,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冲破冰塞的黄河,攀登雪满的太行山。
李白的坚韧和决心,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他不畏艰险,不惧困境,始终保持着追求的热情和勇气。他的心中没有茫然,只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行路虽难,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成功的曙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我们都要像李白一样,拔剑四顾,勇敢地面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迷茫之际,突然想到两位曾经历政治挫折,但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时在磻溪垂钓,意外遇见了文王,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另一位是伊尹,在被商汤聘用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过日月。回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的信心又被重新点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相遇,无疑增添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回到现实中时,又再次感受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他站在离筵上,展望前程,却发现前路崎岖不平,歧途重重,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在哪里。这种矛盾的感受让他陷入了思考。然而,坚定而自信的他,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出气馁。他怀揣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最终摆脱了迷茫和困惑,唱出了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声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充满了挑战,但只要乘着长风,冲破万里浪,扬起云帆,就能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共有十四句,八十二个字,虽然在七言歌行中算是短篇,但它却展现出了长篇的气势和格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以百步九折的方式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和复杂变化。诗的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给人一种欢乐宴会的感觉,但紧接着的“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却展现了感情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仿佛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得到君主重用的景象。诗人的心理变化剧烈而频繁。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进退失据却要继续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两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
通过这种情感的起伏变化,充分展示了黑暗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理想的阻碍,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愤怒和不满。然而,诗人的坚持和自信也在其中得到突出展现,他对理想的追求始终不曾放弃。这种情感变化展示了诗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他努力摆脱苦闷的困扰。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然而,他并未得到唐玄宗的重用,反而受到权臣的诽谤和排挤。两年后,他被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赶出了长安。李白被逼离开京城,他的朋友们纷纷前来为他送行。面对无望的官职之路,他深感仕途的艰难,内心充满了愤慨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行路难》。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是唐代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和李白又被合称为“大李杜”。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白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他性格爽朗大方,喜欢喝酒和写诗,喜欢交朋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他的诗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他的诗作大多是在醉酒时创作的,其中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6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