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

党课: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概括和阐述为“六个坚持”。这对于指导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意义重大。“六个坚持”中第一个坚持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凝聚人民力量、不断造福人民,从而解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回答好人民之问,从而充实、保障、持续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回答好人民之问在于站稳人民立场
   要回答好人民之问,就必须树牢根基、守住民心、凝聚民力,从而更好地为民造福。从立场上来说,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更好地做到这几点。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树牢根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不仅是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践行的宗旨。人民性是党的生命之本、力量之源,纵观党的百年历程,一路走来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党成立之初就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至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稳站定人民立场,因此根基牢固。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守住民心。“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胜利中不断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依然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发展。在过去几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抗疫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更加凸显出党的人民立场。有国外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这些不断突显着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所愿就是党之所想,党和人民始终站在同一立场。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凝聚民力。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总书记不止一次指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些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过程中,要想发现并将这些智慧和力量作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必须积极融入群众,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站稳人民立场是融入群众的必要条件。只有从人民立场出发,深入群众,才能将分散于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为民造福。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为民造福就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要抓准这些群众所忧所难、所思所想的事,解决好相关民生问题,就必须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人民群众视域下所忧之难、所盼之福,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朝着同一目标前进,从而感民之心、得民之力,听清、听懂、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之问,实事求是地为民造福。
   二、回答好人民之问在于把握人民愿望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总书记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所发表的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也表达出我们的奋斗以解决这些影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因此,从观点上来说,只有准确把握人民愿望,才能在回答人民之问时找准方向,有的放矢。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文化传统。在革命和建设年代,也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顽强奋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年代、不同阶段人民的愿望是不尽相同的,但归结起来都是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好愿景。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在党的带领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高、更细致。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和健康等方面。这其中既有对现代化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有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与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是相契合的。与此同时,发展的不充分限制了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可及性,而发展不平衡问题又使实现需求失去了均衡性,产生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好人民愿望。要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把握好人民愿望,就要深刻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紧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既对过去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把握人民愿望的现实基础,又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对民生相关事项做出部署,准确地把握了人民愿望,对回答时代之问给出正确指引和有力支撑。
三、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0303.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