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助养老模式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当前,社会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养老服务发展供需矛盾逐步显现,同时,随着全省“我为城乡基层治理出份力”活动逐步推开,一些老同志老党员发挥作用的意愿愈发强烈。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之举、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各地适时而生。2021年10月,我市首家“时间银行”——和平路街道驻春路社区“爱心时间银行”正式运行,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推出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为助力突破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困境和发挥老同志特殊优势作用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
和平路街道驻春路社区常住人口11638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比31%,离退休干部占比13%。2021年10月,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在充分了解社区老人需求和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依托街道、社区、相关企业以及志愿者协会力量,共同成立了全市首家“爱心时间银行”,主要业务为记录、存入、取出时间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引导会员在互助养老、社区帮困、义务家教、法律援助、社区治安、医疗保健、健康讲座、社区教育、社区文体、社区环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103名老同志带动630余名居民报名加入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成为“爱心时间银行”会员,完成服务110余次,累计服务203小时,时间币存取次数达81次。
二、主要做法
(一)先行先试构筑基础框架。坚持“需求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老干部相对集中、群众意愿相对强烈的社区,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一是加强沟通协调。联合市民政局、街道、社区等在符合条件的驻春路社区试点,反复研究可行性,根据实际制定“爱心时间银行”试点方案。二是聚势聚力保障。争取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在规定范围内拨付资金,动员爱心企业(商家)捐赠资金,用于“爱心时间银行”宣传、运营等,定期向社区居民公示,并接受监督。三是合力搭建平台。协助民政、社区与建设银行等拥有成熟线上平台的单位对接,商定合作模式,拟开通网上“爱心时间银行”模块,争取服务平台的使用。同时,开通服务热线,提供派单接单信息服务和法律、心理等各类咨询服务,让特殊老年群体享受同等服务。
(二)分层分类细化服务清单。指导社区按照老年人“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和特困”等具体情况,细化制定“爱心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清单,提升养老服务针对性、精准度。一是建立对象清单。采取“人口普查数据为主导+走访登记为补充”方式,对社区老年人群分类统计,全面摸清底数,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需求清单。采取上门巡访、电话问候、视频探访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跟踪记录社区老年人居住情况、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深入了解“普需、特需、刚需”,分类建立需求台账,明确服务重点。三是建立服务清单。按照“精细设计、精准投入”原则,分类制定“社区帮困、医疗保健”等10大类服务清单,多元化满足老年人群养老的多样化需求。
(三)闭合闭环完善服务体系。指导社区构建“制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闭环服务链,推动“爱心时间银行”体系标准化。一是闭合闭环试点。社区根据实际组建了由“五老”、社区志愿服务队和驻社区商家的志愿服务力量,街道负责组织开展志愿者教育培训等,老干部门定期督促指导,逐步探索实践,与时俱进跳出闭合闭环模式。二是公正科学评价。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邀请养老机构、主流媒体等对运行管理、服务品质、时间认定等进行专业评价,由服务对象或其亲属进行满意度评分,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三是合理正向激励。根据评价结果,对志愿者存入时间币、服务效果等综合分析后划分等级,按照对应等级出台包括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并适时开展表扬“最美志愿者”等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将其纳入全市评先评优人选。
(四)联动联促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动员离退休干部、干部群众参与到“爱心时间银行”的宣传工作上来,形成助老爱老浓厚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宣传。依托“银耀绸都”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组织身体条件好、参与意愿强的离退休干部进支部、进社区、进小区,大力宣传“爱心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二是深入交流互动。搭建志愿者、受助者与社区群众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在微信群开展“云端会”,社区、小区(院落)开展“坝坝会”等活动,让老年群体切身感受互助养老模式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带动引导周边社区老年群体知晓“爱心时间银行”,积极参与宣传推广。三是及时总结提升。及时总结开展“爱心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成功经验在各县(市、区)逐步推广,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三、存在问题
我市“爱心时间银行”在探索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以下四方面问题,影响着其长远稳定发展及全面推广。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升。调研组整理汇总200名受访者调查问卷、访谈笔记时发现,19%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时间银行”;58%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时间银行”功能定位;64%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加入“时间银行”志愿者活动。当前,我国各地对“时间银行”均有一定探索,但大部分居民对“时间银行究竞是什么”“提供者服务者到底是谁”“时间银行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等问题存在诸多疑问,且全国没有统一标准,加之宣传不到位,民众对“时间银行”的认知并未形成统一社会共识。
(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社区就“爱心时间银行”制定了运作流程、评价标准等,但受限于财力等因素,社区无法单独建立“爱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