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艳芬
人总是在不停地忙碌中,一点点感受着人间的是非纷扰。虽说早已成为异乡一份子,可终究还是有点距离感,也许这也是一种乡愁的源头吧。在无助无依的忙碌中,趁着闲暇的那点时间,拾起生疏的笔,开始回忆我和书的故事。
故事是平淡的,但回忆却很多彩,素白便是这个故事的底色。
01
九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很困难,住房也很紧张,以至于在同一个院里,可能会住2-3户人家。儿时的那段时光,是一个邻居让我最早结识了书,也正是这个不经意的相识,开始影响着我的一生。
这个邻居家里的排行老二,是90年代很稀有的高材生。在那个年代,出类拔萃的初中毕业生,首选的几乎都是中专,因为当时的中专毕业生,国家都会给分配工作。那时识字的人并不多,喜欢看书的人也不多,即便有的家里也会有几本书,但几乎没人看,而他家里就有不少在上学时看过的书。每隔一段时间,邻居会将屋里的东西整理一遍,一般都能翻出来几本书,之后便会转手送给我,并跟我说,等我上学了,一定要好好学习,挣个“铁饭碗”,就不用再过穷苦日子了。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不知道是因为小孩子玩的玩具太少,转而把看书当成一种童趣,还是因为邻居跟我说过的话牵引着我,小小的我便开始迷上了书。虽然起初我不认识字,书里的插图仅仅只是黑白色,但却并不影响我对书的迷恋。
从开始上学起,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从小人书(小孩子看的图画手册),到《故事会》,到《小小说》,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多。记不清那年的我年纪有多大,某天午饭后,在邻村的亲戚家,突然发现一本没有封面的书,便“爱不释手”起来。亲戚看到后跟我说,喜欢看就拿着看吧。尽管得到了亲戚的准许,但不敢把书带走,我便在亲戚家的院里找了个暖和点的地方,“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亲戚家里的人各忙各的,也没有人打搅我,直到我把书看完了,才发现夜幕已降临,我赶紧把书放回原处,慌忙跟亲戚打了声招呼,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一路小跑回了家。
直到多年以后,也许是天意,我在图书馆浏览到一本书,顺手取出后随意翻了一下,无意间看到那个刻在记忆里的熟悉的名字,我才知道当年我一口气看完的那本书,是路遥写的短篇小说《人生》,也是这本小说,打开了我之后不断看小说的历程。
02
上学期间,流行看校园青春或励志类的小说。我看过的诸多小说中,除了当年让我流过很多眼泪的《穆斯林的葬礼》,还有前几年拍成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的琼瑶小说《烟雨蒙蒙》,但心里最钟情的当属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反复看过好几遍,精简版的,全册版的,近几年又反复看了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可相比小说版的,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由于在上学期间看小说会占用很多精力和学习时间,后来渐渐对小说就有了克制,不过爱看书的毛病依旧没有戒掉,闲暇或烦闷的时候,我依然会选择看书,但一般会首选《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之类的书刊杂志,在这里刊登或转载的文章,朴实、简洁、精炼,富有深度,颇有哲理。
一次,在医院做陪护,由于陪护时间长,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住在同病房的一个学生,为了打发时间,他父亲从书店借来几本小说。也许无法抵制这几本小说的诱惑,在做完早上的日常护理后,我跟人家打了一声招呼,从中挑选了一本与以往看书风格不同的《盗墓笔记》。期间,除了日常打饭和护理,剩下的时间我几乎都在看小说,从吃过早饭开始在房间里看,到房间里的人关灯睡觉后,我挪到走道的灯下看,一直看到夜里熄灯口哨吹起,我再创了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的记录。
–
03
我看过的书有很多,但并不是什么类型的书都看,每次看书时,也都是有选择性的。从通俗易懂的故事类,到长短篇小说类,再到精炼简洁的书刊杂志类…不清楚究竟看过多少,但买回家的却并不多。最初也买过几本书,但发现一买到家,就开始束之高阁,几乎不怎么看,反而借来的书,由于受时间限制,却看的很上心,也很快速。
有一次吃过午饭,在一个热闹的大型商场,原本并不怎么爱逛街购物的我,偶遇一个供休闲的读书角,随即便在书架上找来找去,没发现有特别想看的书,感觉有点小失落,于是索性拿出一本看了好几遍的精装版《红楼梦》看起来,从站着看,到蹲着看,到直接坐到地上看,总算在商场关门下班前看完了。由于是挤着时间看的,自己也没顾得上吃晚饭,这时才感觉肚子已经很饿了,于是匆匆走出商场,准备找个地方吃点饭,可一眼看去,发现大街小巷的饭店餐馆都熄灯关门了,这才知道天真的已经很晚了,也忘了自己到商场究竟是想购物?还是没事闲逛?只得先匆匆回家……
跨进21世纪,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电子产品越来越高端,装载的电子作品也越来越多,虽说我也时常在手机上浏览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子版作品,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手捧着一本书,嗅着书香,有序地翻着页码,一行一页地看着更有感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