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三年,即将落幕。
这三年,从同门身上也多少学到一点儿东西,也对标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
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大家的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刚开始时,他的实验也不是很顺利,一个反应做了二三十次做不出来,每次也没有太多改变,老师开始言语当中有责骂之意。师兄与他也开始觉得有些战战兢兢,毕竟这么久了这么几个化合物都没有拿出来。
后专心整理文献,专心看文献,不断调整,到处查找原因,请教实验室里的大师兄,事情也算慢慢有了转机,化合物别管做出来有没有酶活活性,但是终归是拿出来了,能够拿出四大表征:氢谱、碳谱、液相、高分辨质谱。回想起他在实验室,也确实是够辛苦的,有时候一天过个两三根柱子,我们一般一天也就过个一根柱子。实验室以前也没有制备液相,为了他这个课题,也向老师软磨硬泡买了一根制备柱,用于终产物的分离。可以说他现在取得的成功,与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尽管我们对于老师的评价非常一致,都认为老师的学术水平非常一般,甚至有时候会因为老师不太正确的指导方向而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是走到今天能够有所差别的原因就是他更勇敢,别管结果是好的还是差的,都勇于接受并且做出改变。尽管有时候做出来是个烂结果,但是依然会就这个烂结果跟导师去讨论,这时候的烂就不是学生本身的原因了,是在这个基金申请之初课题设计的问题,那能怎么办呢?只能再根据老师的意思寻找一些别的出路,结果不一定是好的,甚至现在看来有些滑稽,但是还是去照着这个意思去做下去了,就算是个烂结果,那也算有始有终吧。
平时观察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有在实验室疯狂做实验的时候,有在实验室打游戏放松到半夜的时候,也有在宿舍早起举铁锻炼的时候,时间安排非常合理,不会沉溺于单种不良的生活状态里边。我们中间也有一些几乎从不锻炼的人,生活就会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
再就是发现他始终以自己的诉求为主,不会合群。比如吃饭,不会刻意去和一大群人一起吃,喜欢自己打包回去吃,不会觉得两个人一起去自己走了而不好意思,以自己的心情和诉求为主,也会生活的更舒服。
总结起来,从我这位同门身上可以学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科研上,不断试错,勇于尝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在交流上,及时沟通交流,不要逃避,不管是好的坏的都要及时面对调整;三是在生活上,不要刻意逼着自己去过苦行僧的生活,本就艰难的研究生生活才能多彩一些;四是在交流上,以自我为中心,与人群保持一种淡淡的疏离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