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方丈的第33 篇分享
正文共332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从业人员过度关注眼前利益”;方丈认为这个是“原罪”,这也得从这个行业的恶性内卷开始说起,首先是民办学校门槛并不高,只要有个领导亲戚的关系基本就能拿到牌子,然后找个办公楼或园区作为教室,买几个课桌板凳啥的,再抄几本宣传手册就可以开始招生。
声明:方丈以下谈论的是行业中大部分现象,当然行业中也有不少很好地职业学校,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并不输于“985、211”,比如说“重庆市行知学校”目前看来是国内最好的职业技术学校之一。
01
“黑色产业链”和扭曲的办学构成了恶性死循环
(1)“卖人头”产业链
这一点很恶心,学校打着“实习”的幌子,把学生寒暑假派到工厂流水线、烧锅炉等等,原本来学一技之长的学生,莫名其妙沦为学校赚钱的工具。
更可悲的是,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就签订了让学生去流水线“实习”一年的协议才能毕业,原本学编程的,派过去工厂烧锅炉,学生拿1000一个月,学校2000一个月/人,还必须要烧一年的锅炉。
还玩起“校园贷”,也就是你做满一年,学费退你一半,我吐了,你这是学技术?我他么还要几万块钱来你这打螺丝?你直接招人去打螺丝不香吗?绕这么一圈?
这还是学期内干出来的事,毕业后“100%就业”,尼玛又是送去流水线就业!有校长直接当我面说“反正我都包你就业了,你不去我能怎么办?”
我去你m的,就业你大宝贝(lao zu zong)!
到这里你以为就完了吗?不,我以为我在2楼,他却在5楼,毕业学生送到流水线,学校再抽3000每个人头费。
至于6楼、7楼的吸血大法,方丈就无法深入了解了,可悲可叹!
正是因为这种几十年来沉淀的黑色产业链,导致大量投机分子投入到这场挂羊头卖狗肉的“职业教育(人血馒头)”行当中来“办学(吸血)”。
(2)“中介式”招生产业链
我不说,你会认为学校是怎么招生?
可能大部分人还以为是填志愿、填报、初中招生宣讲会啥的吧?
你能想到?职校招生竟然和“旅游公司骗老大爷大妈去北京旅游”一毛一样,或者买过房的应该是知道有一种“中介再包给中介模式”吧。
这群人真的是专业玩家,招生前各种骗,诸如学校坐拥风水宝地、学长学姐同学超级棒、毕业直接去世界五百强。。。。!
等你交了保证金后,开着旅游大巴带你看这个楼盘(学校),再看那个那个楼盘(学校),最后你说,这些学校都很野鸡,我不去了,“不好意思,保证金不能退,毕竟带你吃吃喝喝逛逛不要成本的吗?”
你看,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于是乎,这里面大的沉没成本,再加“导游们”的威逼利诱,学生和家长大概率就选了稍微门面比较好的学校硬着头皮去“读职校了(献血了)”。
基本上所有职业学校都是和这帮“招生团伙”合作的,坐等“团伙”开着旅游大巴送学生来,比如学生学费2万,“团伙”分12000,学校拿8000。
我就问你死不死!
(3)教学板块严重落后
前面说了,“100%跨行业流水线就业”的现象了吧,既然如此,专业技能?学啥子哦~
其实你想想看,总共3年的学习,接近2年的“流水线实习”,剩下的技能学习还填充了大量的语数外之类的,真正的专业实践就很少了。
另外,且看看专业老师的从业经历,大部分都是非实战的应届师范毕业大学生或研究生,他自己都没工作过,怎么传授给你去社会屠龙的大刀和功法?
方丈曾看见过,一个乘务班级的教材竟然是一本厚厚的《市场营销》理论书,我滴马,直呼看不懂~
专业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如此严重脱节,难怪毕业只能去流水线“100%就业”,毕竟,这样的教学品质,作为企业是万万不敢要的,你且看,这就形成了一个从本质上的恶性循环!
02
客观行业问题有哪些呢
(1)社会因素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在老百姓的眼中,技工教育仍然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究其根本,技工教育面临困境的现象在于在当下的技术工人的经济收入较低、相关权益保障还有待完善,以及个人的发展空间受限等等。
(2)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教师数量总体不足
从中职的师生比来看,按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师生比应该是1∶20,直到2015年才达到1∶20.47,尚未达标。
中西部地区教师缺口尤为严重。其中,安徽是1∶28,江西是1∶29,重庆是1∶22,四川是1∶25,贵州是1∶34,云南是1∶23,青海、宁夏是1∶32,新疆是1∶22,均低于标准。
其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缺口约达2万,少数民族地区缺口约达3万。
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份同样存在教师总量不足问题,福建是1∶23,广东、海南是1∶26
(3)生源质量不高,招生困难
学校的招生范围包含初高中文凭的毕业生和社会再就业人员,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再加之大部分技术类专业都要潜心研究、吃苦耐劳,不仅学习条件差、工作强度高,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
如果学生学习能力差,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总是被动地学习操作方法,就不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更何谈成为这方面的实用型人才。
除此之外,适龄人口的数量大不如前、大专院校和私立学校的数量增加……都导致生源数量也在急剧下降。
(4)教学模式单一
技校学习的内容都是实用性课程,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能体现出技术教育的特点,经费有限、教学设备落后,与此同时,枯燥乏味的教学也使得学生学习热情下降,产生厌学甚至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率。
(5)技能培训质量不高
一些学校抓技能培训,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度,培训工作与员工个人发展不能结合,为培训而培训,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从培训到实际工作的转化实用性差。
(6)校企合作不顺畅
学科设置难以与合作企业实现较好对接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7)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专业的重复和低水平建设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明显缺乏。诸如三农、有色金属等专业很少有学校愿意开设。
(8)教育教学不能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产教融合不深,专业课程标准等与职业及岗位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接不紧密,工学结合缺乏制度化保障。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和学生特点,教育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点。
(9)部分职业院校在办学中弱化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过度强调升学
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和院校出现升学导向,有的还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有些中等职业学校甚至办成了普通高中,举办普高升学班,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03
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1)如今技校竞争激烈,仅仅改变招生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顺应社会特点,及时根据潜在的需求市场设立新的专业。
扩大专业范围的同时建立高质量的品牌专业,在其他技校间占领绝对优势。
自身王牌专业的打造也会利用品牌效应和宣传作用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不再是纯粹的大面积宣传而是以特色及特长专业占领市场,获得生源。
(2)教学模式的改革(项目制+双师制)
技校学生更注重的是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大量的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在应用型人才紧缺的今天,对单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发展趋势。
更重要的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干的操作人员,而不是笔试考试下培养出的高分低能儿。在不久的将来,实际操作的考核方法也将全面代替笔试考核。
传统面授场景中,好的老师极其缺乏,而一个好的老师却又是重中之重。“好未来”通过“双师制”课研,开拓了一条十倍好效能的教学方式,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就看谁能打破传统大胆改革创新了。
(3)调整学期和开班周期
一般学校的招生原则都是秋季招生,在面对技校招生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出击,将招生时间改为春秋两季招生,缩小入学的时间限制。
也可以在不改变学制的前提下举办短期培训班,培训不仅面向初高中生,还包括各种失业人群和待业青年,改变招生的被动局面。
(3)“游戏化”课程体系带来全新的破局
课程研发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科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就业岗位所需的能 力和素质分析进行相应的课程研发。
什么是游戏化,不是玩游戏,而是提取了让学生沉迷的关键要素,应用到学习中来。
如:明确的目标,清晰任务完成路径,及时正反馈,多变的酬赏,更宏大的意义等
我们把要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态度、日常的守则,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都设计成任务。
任务从简单到慢慢提升难度,完成任务就有相应的正反馈、酬赏,来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主动学习的态度,挑战难度的意愿。
通过软件进行实时的数据反馈(经验值、等级、荣誉、金币、贡献值等),通过辅导员和助教进行赋能,带领学员不断总结提升,从而完成知识、技能、品德,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教育目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