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师生们已经开始了寒假生活。随着春节的临近,咸阳市三原县西阳镇武官中心小学教师管亮东如期参加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寒假研修。学微课、听讲座、做笔记……虽然是线上学习,但他的态度一点儿都不马虎。这个假期,像管亮东一样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脚步并未因放假而有所放缓。
作为一名80后教师,今年是管亮东从教的第12个年头。“我刚毕业来到学校时,还不太会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业余自学和参加培训,我很快掌握了信息化技术。”管亮东说。如今,管亮东已经将交互式白板、动画设计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形象生动的课程体验。在疫情期间,得益于信息技术方面的钻研,管亮东及时地为全镇教师解决了很多线上教学中的突发问题。
除了自学以外,管亮东也会巧用“外力”加速自我提升。在一次咸阳市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管亮东结识了范凡老师,并加入“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范凡工作坊”。管亮东不断地向名师汲取教学经验,和同仁们一起研究课标、大纲以及教学设计,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市级、省级教学活动的大舞台。如今管亮东已经带领团队开展了一个市级和两个县级的课题研究,成长为学校的管理层和县级优秀教师。
与管亮东一样,西咸新区秦汉小学音乐教师张欣瑞的寒假生活也已安排得满满当当——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培训、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练习书法……从教6年来,张欣瑞依托学校优质教研资源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她深知,只有不断成长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更优质的内容。
“在后宰门教育集团托管帮扶的秦汉小学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束光指引和温暖着我,我们经常去集团校观摩优秀教师上课,研讨教学问题。”张欣瑞说,学校在每学期初推介教育类书籍,并在每周五下午召开“读书沙龙”,大家一起阅读、分享感悟。得益于学校实施的“青蓝工程”,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师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公开课视频分享给张欣瑞;在准备赛教的时候,师父和她反复推敲各个细节,只为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经历使得张欣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在课堂驾驭方面从不知所措到游刃有余,也学会了通过巧思环节来把握课堂节奏。与刚开始上课时的“吃力”不同,如今的张欣瑞已经是学校课程研发中心“花果荟”的成员,还力所能及地承担了一部分德育工作。
大年初四一大早,宝鸡石油中学生物教师薛安永就来到学校值班。从教13年的他,已经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这与他从不放松学习、钻研是分不开的。
大学毕业的薛安永,来到学校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要将40分钟的高中生物赛教课压缩成20分钟的微型课。为此,他经常向有赛教经验的老师请教。“比如《DN***的结构》这节看似简单的课,在压缩课时后要想讲得精彩就有不小的难度。当时的省级教学能手张卫老师经常翻看我的教案,手把手地教我、带我。”薛安永说。经过多次磨砺和多年积累,薛安永在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本人先后获得了宝鸡市教学能手、宝鸡市生物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专业成长的同时,薛安永逐渐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担任校团委书记兼政教副主任,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要记住自己的目标,要和学生们在一起!”薛安永一直记着领导对自己的告诫,所以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一直坚守在高三生物教学第一线。他不断挑战工作“盲区”,承担了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寒假期间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力争在新学期指导帮助高一学生规划未来。
走上讲台四年后,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新老师”郭佳莹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担任班主任的她偶尔感觉无法兼顾教学活动与班级管理,怎样基于学科要求将课本上的知识生动有趣地讲给学生也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平时工作忙,所以我选择利用假期‘补短板’。”郭佳莹说,“除了学校的教研安排,我学习了几节名家讲座,还购置了写作网课,充充电,加加压。”
春季开学在即,郭佳莹开始忙碌起来。新学期,她将继续“查缺补漏”,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作者:李大章、魏淑敏;编辑:疏星;审核:关中小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