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地势西高东低,县二中就在县城东部的半坡上,地势偏低。学校门前有一个石头桥,桥下是水沟,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水的,只有在夏天雨水大的时候,才能看到来自县城各个地方汇聚起来的雨水在桥下通过,流向城外。
1988年,我和几个小学同学考上了这所中学,爹娘用床单包裹着被褥,行李把我送到了学校。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手足无措,不知道做什么,跟在爹娘的身后,看着娘在大通铺上给我整理着床铺,这就是我要睡觉的地方吗??正冲着宿舍门口对面上下两层床板,床板上放着草垫子,一直从门口通到房间的最里面,来自县城各个村子送孩子的父亲们互相递着烟,盘谈着,这些庄稼汉们聊着村里的事儿,聊着孩子的学习,越聊越熟络,母亲们则无一例外的在给孩子们铺床,爬上爬下,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以后孩子不在自己身边,母亲们尽力的去让孩子睡觉的地方舒服一些。父母亲帮我们收拾完住宿的地方,然后上教室里开家长会,总是要回家的,即使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到了晚上才知道大通铺人挨着人,没有一点儿空隙,上面一溜儿人,下面一溜儿人,拥挤,喧哗,都是从各个村出来上学的孩子们,一会儿就慢慢的熟悉了,唧唧喳喳的。熄灯铃一响,还有人睡不着,过了一会儿,渐渐的没有了说话的声音,宿舍里开始呼噜声,磨牙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学校里开始分班,班主任讲话,我在这一届初中的第一个班,看着教室里前后排的同学,从穿着上基本能判断出哪个同学是住校生,哪个同学是城关走读生,住校生无论男女,比较腼腆,不敢说话,穿着朴素,身上还带着农村的气息,眼神里带着紧张和不知所措,走读生就不一样了,这些县城里考到这个中学的学生,眼神里充满着淡定,衣着也比乡下的孩子们穿的时髦,男生阳光大气,女生说说笑笑,讲着普通话,谈吐斯文,委实说不自卑是不可能的,人啊,就怕攀比,即使不攀比,难免会比较,这是没法避免的。很显然,班主任在安排班干部的时候,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都安排了走读生,多多少少是对这些刚考上这个中学的学生有一些了解的,后来被我发现了这个事情的规律,那个时候能考上这个中学对于农村的孩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那里会关心这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人和人的差距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进一步拉大这个差距,别人轻而易举拥有的,即使你想得到也绝非易事,甚至根本不属于你,这是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差别,农村孩子的起跑线就比别人靠后。奋斗,只能是现在的自己要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奋斗成就着自己,也成就着捷足先登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