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A总书记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统一战线要主动融入中心大局,画好共同富裕的“同心圆”。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省统一战线具有独特优势,具有开展文化统战示范先行的优势和条件,在文化统战示范先行、达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共识、促进各民族“美美与共”和各界别“荣辱与共”等方面大有可为。推进我省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省统一战线立足“三个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更是省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责任和使命。
一、开展文化统战的现状
(一)共同富裕目标明确,任务艰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确定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各族群众从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从实际来看,我省既等不了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经验总结,又等不及积淀雄厚的物质财富后再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具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我省民族文化资源富足,文化资源流动快,文化共享阻力小,文化创富效益高,精神文化共富时效长,有助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以文化共富引领共同富裕。文化强省建设持续多年,文化扶贫脱贫措施得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践行了文化共富理念,初步展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云南行动。
(三)文化统战经验丰富
从建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我省文化统战工作经验历久弥新。我省以“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民主文化”烘托人民至上理念,以“合作文化”密切政党关系,以“团结文化”融洽民族关系,以“和顺文化”调适宗教关系,以“同盟文化”强化阶层关系,以“侨乡文化”增进“辐射”交流,以“胞波文化”拉近中缅情谊。我省文化统战不断延伸同心圆半径,持续寻求最大公约数,接续凝聚“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强大共识和广泛力量。
二、我省发展文化统战推进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落实推进“云岭同心工程”,夯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文化根基
坚持以实施“云岭同心工程”为重要抓手,健全思想政治引领长效工作机制,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着力营造践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强化“五个认同”为核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发挥文化凝聚力、感召力、教化力、驱动力、整合力作用,强化我省各民族“同源共祖”的兄弟情结。三是全面建设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促进我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四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我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我省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实施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制定《省统一战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行动方案》
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画好最大同心圆”的有效半径,拓展文化统战的覆盖面,团结联合一切爱国力量致力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一是完善我省统一战线联席会议制度,依托“一平台三机制”,协同党政职能部门,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一致,统筹协调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各领域工作,形成党建组织、统战组织、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的互促互进共同富裕局面。二是实施“文化润滇”工程,以文化力量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构建“大文化、大统战”工作格局。三是协调推进玉溪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四是健全我省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财政、税收、土地、人才等政策体系,接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工作,完善文化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三)坚持弘扬张桂梅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教育共富理念
张桂梅同志无私、从容、执着、奉献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教育共富理念的生动实践。一是弘扬张桂梅同志胸怀贫困学子、共享教育文化知识、以文化人、以文塑人、凝聚人心的社会主义教育共富精神;践行张桂梅同志敢为人先、实行免费教育、落实教育公平、确保文化权益、以文育人的教育共富理念。二是引导统战组织机构加强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凝聚教育思想共识,彰显教育文化共富功能。三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库、知联会、新联会、网联会、欧美同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组织作用,以文化统战方式,完善控辍保学长效工作机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8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