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汇编
(2篇)
目录
1.2023年度工作总结以及2024年工作谋划2
2.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9
2023年度工作总结以及2024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区供销总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大局,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夯实服务体系,扎实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以新时代供销之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之治。
一、今年工作总结
1.重覆盖,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立足实际、精心筹备,修订《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章程》(草案),认真开展代表推荐、审查、登记,吸纳了占比72.63%的基层代表,包括基层社、专业合作社、新型合作经营主体等群体,于9月成功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理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监事会领导机构。常乐供销社、临江供销社作为新成立的基层供销社,也顺利完成了新一届理、监事会代表选举,实现了基层供销社“三会”制度全覆盖。
2.强实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大力盘活盘优资产,投入197万实施常乐社平山花部、二匡交电门市和刘浩社池棚生资部2个省级基层社改造提升项目,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提升服务功能。三阳卷边桥花部已投入运营,发展冷藏生猪肉加工产业,实现农副产品保供和资产收益双提升。悦来六匡冷链项目基建工程已竣工,设备安装工程已招标确认待进场,建成后年收购加工冷藏农副产品达5000吨;悦来鲜行村农业社会化服务站项目,与鲜行村和社会能人共同打造六个中心的功能建设,正进场布置中。包场社、三星社、余东社申报2023年省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基层社。
3.强联合,创新发展为农服务。一是新兴业态优化功能。拓展农村经营网点服务功能领域,打造村级快递收发网点3家;与海门农商行签订框架协议,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网点9家;联合主办“南通市‘叠石桥杯’首届网络直播大赛”,参与助农直播带货。创办专业合作社3家、提档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8家。二是展示展销示范引领。组织海门优特农产品,参加“率鲜进沪”2023南通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活动,实现现场销售与订单签约双丰收,签约额近亿元;11月中旬组织特色农产品参与省供销社组织的长三角供销社展销会,进一步扩大海门特色品牌地区影响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绿色助农持续升级。优化调整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站点,共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区级运营中心1个,区镇回收站24个,村级回收点231个,农药零差率配供点49个,4个区镇申报示范点创建。做好农药零差率配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截止目前,共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513万件,回收废旧地膜1067吨(毛重)、完成农药销售XX万元,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全方位,时刻抓牢风险防范。将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围绕老旧房屋整治、城镇燃气使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等,。应对恶劣极端天气,多次实地排查社有资产,及时确定维修方案,确保资产安全。今年以来,共计投入近XX万元,对33处资产进行维修改造,提升资产安全系数。
5.全过程,注重党建融合渗透。将供销系统基层单位划分为5个片区,并以片区为单位,开设“金扁担”学习社分社4家,打造基层前沿讲堂。结合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五比一争”主题实践等活动,先后开展多次集中理论学习,观看红色电影,组织演讲比赛、荣退仪式,开展联盟共建,青蓝结对,志愿服务,拍摄视频《点农成金当燃供销》,通过树品牌,强队伍,促融合,不断激发供销党建新活力,释放发展源动能。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为农服务契合点还不够多,助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社有资产利用率还不够高,资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
三是系统内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较为缺乏,干部队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三、明年工作打算
1.锚定“一个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凝聚供销“新力量”。
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立足“三农”工作大局,贯彻落实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持续推进综合改革,锚定“基础坚实、功能完备、服务优质、作风充分”目标,聚力“两项服务”,突出“三大重点”,做实“四篇文章”,全力以赴创先争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贡献供销力量。
2.聚力“两项服务”,推动为农体系落地开花,跑出供销“加速度”。
一是激活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农民关切,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培育一批实力强、水平高的社会化服务主体,打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销合作社品牌。重点推进悦来鲜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行,突出“六中心”服务功能,强化联动叠加效应,真正为农惠农。放大悦来六匡冷链项目辐射效应,为周边农户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加强智能化设备推广运用,嫁接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便民服务等更多服务资源和要素,提高科技服务含量,推进智慧农业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网络销售、线下配送等,推动服务精准到户。
二是加强绿色生态服务。以农药零差率配供、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为抓手,探索农村再生资源利用,创新工作方法,提炼供销经验,高质量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转运和无害化处置,构建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嘉原农资主渠道作用,做好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保证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引导打造按需送货、因地配肥、绿色防控、技术到户的农资供应模式,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突出“三大重点”,织密织牢现代流通网络,汇聚供销“新动能”。
一是加大商业网点覆盖。结合“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利用优质资产,助推供销系统商业布点,提升商业品质。通过完善区-镇-村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打造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包含日用品、农资超市、党群服务、农民培训及职工之家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提升镇级供销商超品质,对基层供销社商场进行现代化改造,改善乡镇消费环境,优化生活服务供给,提升乡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依托170家农村综合为农服务社,完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庄家医院及农副产品收购、代收代缴等多项功能,打造新型乡村便利店,满足农民就近便利消费需求。
二是创新流通业态模式。加快“数字供销”发展,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发展直供直销、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模式,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助力产销对接。实施“一十百千”行动,依托省供销社“鲜丰汇”电商平台,组织优质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入驻平台展示展销;立足“一镇一品”“一地一味”“一村一货“推介平台,积极培育10个供销好主播,帮助辖区特色专业合作社直播带货,打造线上地方农产品展示窗口;利用基层供销社平台,围绕供销品牌,立足辖区特色、区域优势,举办供销网络直播100场,提高系统农副产品知名度,拉动产销人气;通过平台互动、人气带动、直播联动,逐步实现年直播网销额1000万。主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与上海供销社对接,组织海门农产品进当地社区,传递供销形象,打响海门品牌。
三是增强市场软硬实力。根据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和市场需要,对系统内的农贸市场加大改造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布局设计,突出亮点特色,体现供销元素,提升市场交易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基本构建起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结合民生实事工程,重点提档升级包场农贸市场,根据设计方案优化摊位布局、提升购物环境。
4.做实“四篇文章”,挖掘潜力探索升级提档,展现供销“新形象”。
一是提质增效,做好“建”的文章。加强社有资产开发利用,坚持市场化的理念开发、经营、管理社有资产,通过联动开发,增益在用资产、购置优质资产、盘活低效资产,多渠道招商引入农资经营、农产品收储加工、冷链物流等为农服务项目,充分挖掘社有资产潜能,实现社有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基层社综合实力。优化社有资本配置,重点投向智慧农资、农产品市场、数字乡村等为农服务领域,促进社有资本做大做强和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联合合作,做好“融”的文章。探索与区属国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培优做强社有企业;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壮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积极与农村商业银行、中银富登商业银行对接,在镇村设立自助金融服务站点,提供240项个人(企业)政务服务、基础金融业务代办,打通金融服务下沉通道,推动基层网点共建复用,扩大便民金融业务辐射范围,助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8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