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14篇)
目 录
1.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
2.区残联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8
3.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16
4.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1
5.市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7
6.市国资委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30
7.市民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35
8.县商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40
9.县审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50
10.县统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56
11.乡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59
12.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69
13.乡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77
14.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81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芜湖市局的业务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事业服务效能稳步提升。一是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利用现有资源,举办文艺演出、展示展览、讲座培训、读书阅读等文化活动49场。二是20个镇综合文化站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举办广场舞、文艺演出、读书朗诵比赛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近278场。三是重点挖掘乡镇特色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活动。今年年初举办无为市首届民俗文化节,来自各县区龙灯、狮子灯、鱼灯灯民俗文化表演欢聚一堂,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4月份联合昆山镇举办“大地欢歌幸福来”芜湖·昆山第二届白茶采摘节大型文旅活动,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加强文艺创作。以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主题组织民营剧团创作《天网恢恢》、《党的政策暖人心》《喜出望外》等9部庐剧小戏,展现了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五是依托濡须大讲堂、秉烛乐谈、英语沙龙、“流动书屋”全民阅读推广等特色阅读品牌活动,共举办了近200场读书阅读活动,其中少儿类160场,培训讲座28场,切实为广大读者送去精神食粮,助力书香无为建设。六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已开展送戏进万村近4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近3000 场,依托“流动书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累计捐赠图书杂志3000余册,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
(二)乡村旅游市场活力梯次提升。一是统筹3600万衔接资金,完善红庙、开城、昆山、鹤毛等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总工程进度达80%,预计年底项目全部完工。二是鹤毛万年台风景区和昆山三公山风景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两个景区正在进行景区景点提升工程,不断加大宣传,提高服务能力。谋划戴安澜故居创建3A级旅游景区工作。三是已完成5家优质农家乐、10件“无为伴手礼”、20个休闲度假村庄和100家特色食宿小店评选活动,目前正加大宣传包装。根据《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摸排申报全市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双微”提升点,正等待芜湖市局验收。与交通部门对接启动“无为市旅游风景道”项目。四是上线“云游无为”微信小程序,通过“5·19”中国旅游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推广。
(三)体育事业竞争力全面夯实。一是根据“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要求,相继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50余次。完成21个居民小区、32个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补建新建工作。二是完善基层公共空间体育设施网络,已新建碧桂园钻石湾口袋体育公园、龙云社区百姓健身房、晏公花园百姓健身房。三是推动学校体育场地“一场两门”免费开放,完成无为第四中学安全隔离通道改造工程。四是实施安全健身工程,在全市20个镇共计150个点拆除各类老旧公共健身器材达700余件器材,进一步消除市民健身安全隐患,同时优化点位布局更换补充22个点位健身器材。成功申请“国球进社区进公园”3个点位项目和芜湖市智能健身路径3个点位项目。
(四)重点项目建设平稳推进。完成博物馆布展工程,并于10月1日开馆。米芾文化公园正在优化方案,并约见同济大学设计研究研究院专家沟通优化方案。同时为了加快项目推进,同步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并与米芾商业广场开发公司与地库建设与设计单位进行对接,确保后续工作的平稳高效推进。预计12月底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24年元月份完成清单编制,年后启动施工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完成图书馆藏书楼加固工程。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15分钟阅读圈”民生工程,已新建1个城市书房、2个城市书吧。
(五)文物保护工作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全面完成戴安澜故居、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消防工程,通过省文物局专家验收合格;完成戴安澜故居布展工程补充协议建设内容,并通过初步验收。二是加强文物违法建设的打击力度,联合洪巷镇、无城镇依法对两处国保单位控制地带内违法建筑实施了拆除工作。三是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了馆藏22件青铜器修复项目,并安全从湖北荆州取回20件修复馆藏漆木器。四是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两个国保三防项目方案的申报并获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完成太平桥、刘氏官庭的市级文物保护经费申报工作,并组织实施了两处文物修缮方案的专家评审工作;实施40处县保单位的矢量数据测绘工作。
(六)文化市场监管保障市场稳定。一是强化文化领域意识形态管控,对全市民营艺术团体、文化传媒公司、各大商业综合体举办的营业性演出和演出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审核制度并进行全程监管。二是深入推进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扫黄打非·护苗”、“扫黄打非·清源”、“扫黄打非·剑网”等专项检查行动,同时持续加大版权执法力度,行动期间对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单位、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及网络表演等开展专项检查共计1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收缴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侵权出版物600余册。三是推进以案释法,提升案件办理能力,今年来无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累计办理案件共计23起,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理念,及时公布典型案例,教育警示违法违规企业,进一步维护无为市文化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强化普法宣传,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版权宣传周”等特殊日为节点,制作宣传展板2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专题宣传《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二、存在的问题
重点文旅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重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欠账多、短板多,如文化馆目前仅为准三级馆标准,缺少文化艺术中心、数字影剧院等城市文化功能设施;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普遍很差。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滞后,景区之间的公路等级不高,景区内部的交通不太便捷,道路沿线的环境不够美观,旅游服务能力远远不足。
文旅产业经费投入不足。政府每年在文化旅游项目投入不足,招商引资力度小,无文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护经费难来源单一,且保障力度不够。民间文艺团体、公益文化产品扶持创作、重大公益活动、部分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缺乏专项保护资金。此外我市没有一家规模大、市场知名有影响力的龙头文旅企业。
专业人才缺少。文化旅游产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很高,目前我市从事文旅行业人员不足且专业水平普遍偏低,乡镇文旅专业人才少之又少。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在编人员较少,执法力量较薄弱,“大市场、小队伍”问题突出。
三、2024年工作计划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乡韵无为”戏曲展演、“濡水情”民俗展演,“老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节日演出、“送戏进校园”、“书香无为”全民阅读、社区文艺展演等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继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争取到2025年实现城内社区全覆盖。
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力争完成全市居住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升级、补建点位不低于50个。广泛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普惠性体育活动,2024年度开展群众性赛事和活动次数不低于40次,重点打造广场舞、长跑、羽毛球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主动申请承办省级羽毛球邀请赛,计划筹办无为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安徽·无为”美丽乡村半程马拉松赛。2024年完成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成立不低于2个。
提高乡村旅游品质。谋划并实施2024年旅游衔接资金项目。进一步宣传包装“5佳农家乐”、“10佳伴手礼”、“20佳休闲度假村”、“100佳特色食宿小店”。丰富旅游“精品线路”内容,推进“无为市旅游风景道”项目落实。通过各单位各镇的信息宣传,媒体、线下活动等多渠道、高密度进行宣传“无为云游库”小程序,提高群众知晓率。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各项工作推进。争取周氏宗祠维修加固工程省文物保护资金早日落实,力争2024年实施并完成。推动刘氏官庭、平安桥、汪氏宗祠等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立项,多渠道争取资金。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米芾文化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积极开展各级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继续开展“乡韵无为”地方戏曲展演、“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着力打造“周末剧场、非遗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活动。
区残联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埇桥区残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务实之策,办利残好事,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2023年埇桥区残联获得第六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县(区)级组织奖、第七届全国残联专委知识竞赛县(区)级组织奖、“安徽省节水型单位”“宿州市竞技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2023年指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工作
1.抓实学习教育促进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
党建助残联盟2022年入选宿州市直机关党建品牌以来已发展区直机关、爱心企业等联盟成员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助残志愿服务30余次,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丰富学习形式,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0余次,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7次,研讨4次,讨论交流2次,上党课3次,党员培训班1次。开展老党员送书上门、送学上门11次,书记上党课2次,督促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等媒体自学60余次,组织班子成员、支部党员深入基层,走访残疾群众100余户。
2.党风廉政建设及作风建设:
将残疾人事业发展各项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已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警示教育、专题学习20余次,组织开展对残联系统各康复培训机构监督检查12余次;党组班子成员之间谈话提醒15人次;党组书记与各镇、街道进行集体廉政谈话提醒50余人次,开展节前廉政谈话提醒6次。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管理使用好民生项目经费,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广宣传,大力发扬真抓实干作风,扎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业务工作
1.残疾预防:
2023年埇桥区重点推进“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四个方面残疾预防创新项目。一是贯彻《埇桥区“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度任务数服务200人。目前,357人正在服务中。制定出台《宿州市埇桥区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办法》和《埇桥区“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搭建完成辅具适配服务平台。入驻辅具服务商4家,上线辅具产品144件。二是贯彻《埇桥区耳聋基因检测及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实施方案》,在三八街道、南关街道、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等开展前期试点。完成1001名育龄夫妇耳聋基因筛查、277名孕产妇无创DNA检测筛点。印发并实施《埇桥区高危人群眼底影像社区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已确定大营镇为试点单位,目前已完成307名高危人群提供眼底影像筛查等医学检测。三是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政策。已制定《埇桥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实施方案》,搭建了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信息共享平台,2023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已安置890余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四是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政策。已制定实施《埇桥区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实施方案》,建立交通事故伤员交通事故急救网点14家,其中二级医院11家,三级医院3家。依托安徽首台5G移动卒中单元急救车,打造“脑卒中”城乡30-60分钟急救诊疗圈。目前已建成12个脑卒中急救点(城区2个,镇街10个),初步形成区域内脑卒中预防、治疗、管理、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了致残率和致死率。
2.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
2023年区残联为5041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埇桥区2023儿童康复训练救助891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为22名残疾儿童适配矫形器,为36名残疾儿童发放辅具36件;为3023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XX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为1059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并已印发《埇桥区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办法》。
3.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
印发《埇桥区2023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2023年度埇桥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验收方案》,完成475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并完成验收、系统录入,完成年度任务。完成安徽省福利基金会“阳光浴室”助残项目6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洗浴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
4.残疾人就业促进:
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开展就业创业帮扶专项行动,残疾人“万人就业”项目扶持165人创业,“阳光大棚”设施农业项目扶持69人就业,发展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10个,帮助300余名残疾人就业。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3家,超比例安置19人。2023年埇桥区残联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3人,职业技能培训303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13家用人单位已完成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安置256名残疾人就业,残保金入库230万元。
5.残疾人教育保障:
2023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核查登记1190人,已入学(已落实学籍)的适龄残疾儿童1155人,入学率97%。
6.“一户多残”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
2023年根据《埇桥区“一户多残”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实施办法》,已救助87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共1814人。
7.残疾人托养服务:
经过镇街摸排、区残联实地入户走访查看、招投标确定服务机构,2023年为580名16-59周岁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为8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完成年度任务。
8.高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
经各镇街残联初审,区残联审核,2023年救助残疾大学生55人、残疾中专生20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9.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
结合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及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探视,各级残联常态化开展入户访视活动500多次,及时掌握特殊困难残疾人需求,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
10.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2023年埇桥区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已有序开展。埇桥区11名运动员参加由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安徽省体育局主办的安徽省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4金3银3铜的好成绩。埇桥区视力残疾运动员高龙参加2023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获得标枪银牌和铅球铜牌。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体育筑梦”(河北)越野滑雪(旱地轮滑)个人间隔出发比赛中,埇桥区运动员张海洋获得男子组二等奖,邰连创获得男子组三等奖,李天悦获得女子组三等奖,小组在混合团体接力赛中获得二等奖,区残联工作人员刘晓媛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11.残疾人证管理发放
实施“集中评残+上门服务+政策宣传”评残模式,优化机构定点评残、下乡集中评残、入户上门评残等服务方式,加强残疾人证动态管理,2023年新办1678人,到期换证2149人,跨省通办71件,变更238人,注销1998人。
12.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
配合市残联上线政风行风热线12次,答复群众问题40条,办理12345政府热线工单120件,完成党委、政府领导批示交办件2件。
二、2024年工作谋划
1.党建引领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
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残联八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民生实事,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更好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丰富党建助残联盟内涵,凝聚社会助残合力。推进融入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与杭州市上城区残联完善对接帮扶方案,探索多领域合作、多方式互联、多渠道互通。
2.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
系统梳理优化残疾人康复政策,做实“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等社区康复服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残疾预防宣传、康复指导、辅助器具适配等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98%,辅具适配率达到98%。困难残疾人药费补助3013人,并逐步实现符合救助条件的持证精神残疾人全覆盖。加大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支持力度,为495名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为22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为19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强化康复人才培育,加大高端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力度。
3.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
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推进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继续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残疾人和国有企业定向招聘残疾人工作,增加200人就业。探索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文化创意基地,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打造埇桥区“残疾人梦工坊”。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积极扶持残疾人居家就业,进一步做好帮扶农村困难残疾妇女劳动增收工作,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200人。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相关制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实名制更加系统规范,年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500人。完善“一人一档”精准帮扶,“一户多残”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不少于800户。做好残疾大学生和中专生助学工作。
4.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
广泛宣传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知晓度,完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扶持政策,编制示范性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参考目录,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300户,示范家庭10户,展开项目绩效评估,提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水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无障碍督导工作,探索建立无障碍督导结果反馈整改机制,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管效能。
5.持续推进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
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15年)》,推动残疾预防“五大行动”在埇桥区落地见效,切实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继续推进基因检测、眼底影像社区筛查、“互联网+”居家康复、“互联网+”辅助器具、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一体化等残疾预防创新项目实施。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宣教活动针对性。强化中国残联残疾预防专家组的专业化指导,推广典型经验,促进科创成果转化。发挥区政府残工委作用,强化部门责任担当,形成合力,推动残疾预防取得更大成效。
6.丰富残疾人文体活动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讲好残疾人故事。组织开展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公益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系列活动,培养一批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积极备战省第九届残运会。
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XX区民政局紧紧围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目标,大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织密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网络、探索开展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在民生服务保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健全分级分类综合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救助到位,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放及时到位。2023年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到人惠民资金XX万人次XX万元。其中低保特困资金XX人次XX万元,临时救助80人次XX万元,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196人次47万元,八大慈善救助1.5万人次XX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XX人次XX万余元,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XX人次XX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XX人次XX万元,各类殡葬惠民补贴XX人次XX万元,高龄津贴XX人次XX万元、百岁老年人长寿保健津补贴69人次XX万元。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一是稳步推进“扩围增效”。加大低边家庭认定力度,夯实救助工作基础,全年开展业务培训2次;二是巧用社工服务力量。争取上级资金XX万元用于“为困赋能”街道社工站项目建设,实现街道社工站覆盖率100%。由专业社工介入救助领域,探索主动发现机制,助力困境人群脱困。三是整合人大、政协、慈善等各类资源,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对队帮扶、慈善加持已精准救助420户困难家庭。四是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投入XX万元完成救助站消防安全达标建设。积极推进“社工+流浪救助”工作模式,帮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返乡39人,劝离1795人次。全年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节点街面巡查专项行动8次,持续做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发放防暑降温药品等救助物资XX万元。
2.聚焦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老年服务保驾护航。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备案养老机构2家,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97张。全年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个,新增银龄餐厅10家。目前,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91%。共有银龄餐厅和助餐点41个,老年助餐服务城市社区覆盖率达52.5%。二是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质量。2023年累计为6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和高龄、失能、留守、残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906名,为1100户家庭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居家上门服务。按照“一户一档一方案”方式累计为29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兜底养老有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有供给。三是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格局。出台了《XX区“银龄餐厅”老年人助餐服务实施方案》,更新了《XX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落实了《XX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和关爱服务制度》。举办了2场累计200人次的护理员培训,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岗前培训率达100%。依托阿默认知症照护中心开展了3期认知症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3.夯实基层建设治理基础,为基层组织减负赋能。一是发挥基层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推广宣传优秀示范街道的先进典型案例,全力以赴做好“围绕三感、做靓社区”工作。组织各街道及社区(村)相关负责人分三批次到德政园社区观摩学习“做靓社区”、规范挂牌等标准化建设,参加人次1000余人。二是助力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推进社区(村)居(村)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中作用,今年XX区朝阳街道二里牌社区、文艺路街道识字岭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市级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三是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落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个清单”,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实现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共清理取消社区(村)工作牌子984块。
4.精细优化民政公共服务,为群众幸福添砖加瓦。一是织牢儿童关爱保护网。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民生保障,建立标准化未成年人保护房2间,社区儿童之家81个,配备村(社区)儿童主任81人,定期对辖区内困境儿童开展走访帮扶、暑期活动。二是严把道路命(更)名初审关。全年对4条新建和无名道路命名更名,针对群众反映较普遍的道路门牌问题,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做好错误门牌更名、完善二维码关联信息和道路名牌维修、制作。三是强化社会组织风险管控。持续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监管“三大专项行动”,确保社会组织不脱管、不漏管、不失管。今年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非法宗教组织1个,移交撤销僵尸型社会组织24家,指导注销15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抽查社会组织非营利性财务审计11家,发现风险隐患30余条。四是依法依规开展婚姻登记。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XX对,离婚登记XX对,完成婚姻历史档案电子化XX条。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着力做好困难群众基本保障。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完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机制。加强急难型临时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提高制度可及性、救助时效性。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规范热线值守,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强化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巡查、医疗救治、返乡救助。
(二)多层次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培养符合老年人照护需要且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服务队伍,提升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助餐点建设。持续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的“双签”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就诊、巡诊、健康管理、中医养生等服务。
(三)聚力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指导村和社区开展议事协商活动。持续推进清理社区(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持续推进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持续推进“五社联动、幸福邻里”工作,努力推动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四)持续创优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特殊困难儿童基本保障和关爱服务。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继续强化殡葬管理服务。按时完成2024年度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确保边界毗邻地区的长治久安。持续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潜能,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
XX市XX区民政局
2023年12月15日
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区应急管理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牢牢守住安全基本盘,抓实抓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安全保障。
一、2023年重点工作举措
(一)坚持笃行实干,层层压实安全责任
一是推动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深入推动建筑工地、学校、医院、公园、农贸市场、文体场馆以及社会福利机构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在全市打造首个街面综合应急服务站“标杆”。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995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占全市数量的76%。
二是推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创建。对标省级评价细则,细化分解为全区210项工作、1095项具体任务。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1062项创安任务台账,台账完成率为97%。
三是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执法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72个,已整改259个,整改率95.22%;行政处罚33宗,处罚率12.13%;挂牌督办20个,挂牌率7.35%。
四是建成无人机“智慧”监管平台。组建无人机应急分队,打造飞三防、飞林地、飞工业园、飞工地、飞道路、飞学校、飞现场“七个常态飞”。
五是创新开展社区安全生产考核。印发《XX区2023年度社区安全生产工作评价实施方案》。以结果为导向,开展社区““知事识人序事辨材”专题调研。组织社区书记、网格组长集中培训,提升基层领导安全管理业务能力。
(二)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打造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制定服务企业“40条”正面清单。出台“八大类四十项”企业服务清单,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执法工作。
二是联合联动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制定《XX区2023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联合行动计划》,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印发《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区级、街道分类分级执法监管清单。
三是规范执法办案标准。制定《XX区安全生产检查手册》《XX区重点违法行为执法处置实操指引》,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明确的办案指引和依据。深化“1+N”执法和“利剑”行动执法平台建设,推动执法质量提升。完善基层安监网格巡查执法考评体系,持续开展执法检查能力考核。
四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修订印发《XX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XX区应急管理局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执法记录仪监控平台,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三)紧盯重大风险源,全面加强事故多发易发领域安全治理
工贸方面。打造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一个标准”;压实园区管理方和企业“两个责任”;夯实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应急物资装备“三个基础”;严查电动自行车、载货车辆、施工作业、外来作业等领域“四个准入”;加强重点风险信息公示、无人机空中巡查、投诉举报处置等“五项监督”。对危化品仓库等673个重点场所,消火栓、工业气瓶等6135个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管,4829家园区企业已完成重点部位二维码的创建和张贴工作,生成重点部位二维码10354个。
道路交通方面。在全省率先研发、推广电动自行车智能头盔,定制800个智能头盔分发至交警、应急及6个街道和69个社区及部分外卖快递企业,科技赋能保障出行安全。
建筑施工方面。区安委办、住建、工务署探索建筑工地全覆盖视频监管,强化危险作业区域远程监管。全区全面推广XX街道小散工程“123”工作法。
消防安全方面。组织“夜巡夜查”行动,压实夜间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部位二维码使用等工作;抓好夜间经济安全整治,组织各街道各部门依职责加强“涉火”“涉运”“涉气”等领域安全防范工作。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专项整治,进一步消除地下车库违规停放、飞线充电问题。
“二小零”方面。区、街道、社区三级与电商外卖平台、三大运营商建立安全会商机制,推动隐患精准反馈、问题及时解决。开展空调维修行业专项整治,抓实源头管控。联合组织空调拆装高空作业警示培训会,提升企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召开装饰装修行业安全警示教育会,提升从业人员刑事法律风险意识。
(四)压降自然灾害事故,构建“大防灾、大减灾”管控体系。
一是健全配套标准机制。编制《深圳市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我区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基本参照。研究出台《深圳市XX区地下空间防汛工作指引》,为全区地下空间管理单位防汛提供有效参考指引。探索实践次生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开展次生灾害预警发布工作方案的修编工作。
二是提升科技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数字气象服务中心,气象监测密度全国第一。在全市率先打造应急救援、森林防火、三防物资“三库合一”的智慧化仓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一键展示。打造“XX”样板气象服务站,建设50套社区自动检测站,20套高层楼宇自动气象检测站,5套智能杆及微型气象站,站网平均密度全省区县级第一。
三是强化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研究出台《XX区2023-2025年救灾物资储备需求计划》,建立1+6+N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成相应救灾物资储备。组织开展全区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实战抢险能力。
四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印发《XX区2023年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效推动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根据常态性、紧急性重点事项分类分级通报机制,按照“督查-通报-督办-整改”闭环整改隐患,强化火源管理。筑牢“1+N+V”党群服务防火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森林防灭火宣传新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
加大力度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和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与基层安全管理单位、企业层层联动、积极响应、共同治理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餐饮、大型商业综合体、月子中心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按照市安委办出具指导意见,抓紧提请区安委会、区政府审议,由区政府同意后明确监管部门,进一步理顺监管工作。
(二)严防严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道路交通方面。加强分析研判,组织开展头盔佩戴监测、环卫企业、校车安全隐患、占道施工、两客一危等专项督导检查,强化泥头车、搅拌车、客运、公交企业驾驶员等重点人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从源头压降道路交通事故。
消防方面。会同消防等部门紧盯医疗卫生机构等火灾高风险区域,持续深化“打通生命通道”、电气火灾治理等攻坚行动,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防止发生各类火灾伤亡事故。
危化品方面。加强危化品安全治理,继续推动危化品企业落实一线员工安全教育,加强危化品联合执法。
建筑施工方面。会同住建加快推进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以及升降机人脸识别、危大工程远程视频监管。强化二次装修、小散工程、零星作业备案、施工、宣传各环节安全管控。
(三)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值班值守
持续加强特定人群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抖音定点推送的方式向有效特定人群宣传安全主题系列动画短视频持续开展“奋斗者安全第一课”和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系列安全意识传导培训,全面提升劳务工人安全防范能力。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等制度,进一步强化队伍、装备、物资、预案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实战实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市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XX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水利投资持续加大。完成全口径水利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5.9%;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69.3%。二是水利改革成效显著。主动为企服务,探索节水新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节水贷”融资改革,促成2例地下水取水权交易,实现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的重点突破。三是民生水利保障有力。扎实推进引调水工程,蒙城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农村供水水源替换。全国“关爱山川河流·润泽千村万户”活动,安徽分会场志愿服务现场活动在XX市举办。四是河湖管护提档升级。以群众受益为原则,探索出“拆一还一”的成功经验稳妥解决涡河历史遗留问题,受到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认可,作为典型案例被水利部网站发布。涡阳县爱心者协会会长、民间河长尹冬冬荣获“第十一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全省唯一。五是水土保持协同监管。市县全面建立水土保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市检察院等单位开展联合行动。六是依法行政规范高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被水利部作为典型案例在《水行政执法动态信息》专栏发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大水利项目偏少,存在投资增长瓶颈,项目谋划亟需加强。二是农村用水需求增长较快,部分早期建设的工程标准偏低,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亟待提高。三是河湖管理保护涉及上下游、左右岸,管理部门较多,部门协作仍需加强。四是执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装备跟不上形势需要,执法信息化水平需要提高。
三、2024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关键举措
(一)扩大水利投资。以申报中央特别国债为契机,谋划、熟化一批重点水利工程,2024年计划开工建设利辛县永幸河、老母猪港治理工程和谯城区大寺枢纽除险加固、包河闸拆除重建等工程。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皖北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用好贷款、专项债、国债等资金建设水利工程,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XX亿元。
(二)推进项目建设。发挥市重点水利工程工作组调度机制作用,做好用地报批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进度,2024年续建涡阳县包浍河治理工程及谯城区武杨河省界段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引调水工程,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按期完成目标任务,2024年续建利辛县汝集等4处地表水厂,计划新开工涡阳县龙山等2处地表水厂。
(三)提升管理能力。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2024年计划完成谯城区、利辛县县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供水问题排查整治行动,推进县域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监管,加强农村饮水维修养护,2024年计划实施86处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定期开展河湖明察暗访,制作《河湖明察暗访视频》进行曝光,2024年计划建成4个省级和4个市级幸福河湖。强化水土保持监管,规范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深化落实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完成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任务。
(四)防御水旱灾害。做好汛前检查,开展隐患排查、防汛调度演练、抢险技术培训。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雨水情预警。统筹防汛抗旱,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着力保障水安全。
市国资委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凝心铸魂,着力提升政治领悟力。一是注重学深悟透。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截止目前国资系统组织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96次。组织开展读书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必学书籍,坚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化、内化、转化上聚力用劲,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二是营造学习氛围。注重利用线上学习资源,用好学习强国、先锋铜陵等载体,在工作群中转发主题教育有声书,发挥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和阵地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学思想、强党性。坚持树典型、增亮点,总结经验,注重宣传,充分运用省、市主流媒体有力传播国资国企好做法、好形象。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市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党委领导结合分管领域,进一步加强党建课题研究,截止目前赴市属企业开展实地调研20次,指导帮助市属企业找思路、想办法、解难题,切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治理凝聚力。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聚焦国资国企实际,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运行情况“回头看”,全年市属企业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事项 186 项,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出台《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治理各环节。二是压实党建责任。开展市属企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推动国企党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制定《市属企业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召开4次季度党建例会,对党建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分解任务清单,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三是推动同频共振。坚持党建第一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将党建引领项目建设责任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全面绑定市属企业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责任,截至10月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2.9%;负债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5.0%;净资产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0.3%;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3.2%。
(三)坚持固本夯基,着力提升组织保障力。一是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国企党建工作大调研、重点任务大督查、检视问题大整改、后进党组织大整顿“四大”活动,累计调研6户市属(委属)集团企业和13户二级企业,聚焦党建工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行立改,目前后进基层党组织整改率达100%。组织开展市属企业从业人员专项调查工作,探索市属国有企业机构设置、员工员额、职位职数等规范管理办法。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实施“项目党建”示范攻坚活动,市建投公司成立人民医院西湖院区工程临时党支部,全体15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攻坚克难做表率。市交投公司紧密结合下属子企业收费站及工作实际,打造“驿路同行”特色党建品牌,让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工程建设一线充分发挥。三是强化整改提升。结合落实市监委《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监察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市属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具体措施,各市属企业采取党委集体研究查、业务部门对标查的方式,用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排查问题29个,制订改进措施33项,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了真查真改真见成效。
(四)坚持人才兴企,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一是建强人才队伍。建立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和经营管理人才库,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储备了89名经营管理人才和51名党务工作人才。聚焦落实“两个重要”要求,大力推进党务人才和业务骨干的交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懂经营、善管理、会党建的高素质队伍。二是分类分层培训。出靶向施策、分级分类、全面覆盖,严格抓好党员教育培训,举办市属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班,170名市属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委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培训。与浙江大学联合组织举办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50余名国资系统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切实提升国资国企党建工作业务水平。举办全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万千工程”第24期),市属、县区国有企业共8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能力水平,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三是凝聚党建合力。积极整合市属国资国企党建工作资源,支持普农集团建设党建展览馆,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等载体,构建基层党建品牌矩阵和党性教育资源库。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定期交流研讨机制,以互鉴互用促进共同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组建课题组开展国企党建课题研究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国企党建理论研究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国企党建工作不平衡。少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责主业的意识还不强,对推动党建与经营挂钩研究得还不够深、不够透。二是精品意识不强,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习惯于按部就班,结合实际、挖掘优势方面的举措和办法不多,国企党建理论研究还没有破题。三是队伍建设有短板,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党务工作者从业经历较为单一,党务骨干与业务骨干之间岗位交流的渠道还不够通畅,不少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党建要求还有差距。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突出核心作用。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的规范化文件,规划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方法、举措,实现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进一步推动市属企业厘清党委前置研究和决定讨论的界限,加快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清单和党委研究决定清单。深入推进外部董事规范化建设,规范国有企业机构、人员管理。
二是强化主题教育,筑牢初心使命。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发展难题就是党建课题导向,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党建课题研究。持续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和阵地优势,打造线上学习课堂,扩大学习培训覆盖面。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全面开展坚持大抓基层实施基层党建“三抓三创三满意”三年行动,结合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组织机构,配强组织力量,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大调研、重点任务大督查、检视问题大整改、后进党组织大整顿“四大”活动,聚焦党建工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实改,不断夯实党的建设基础。
四是强化品牌引领,激发党建活力。扎实推进“一支一品”精品创建活动,深入实施领航计划,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打造一批现场课堂,形成一批品牌矩阵。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品牌创建提质效,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良性互动、融合并进、共同发展,为党建工作注入源源活力和不竭动能。
市民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按照工作要求,现将我局全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聚焦弱势群体,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提高低保保障和特困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XX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XX元,保障低保对象XX万人,发放低保资金XX亿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0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XX元,保障特困供养对象X万人,发放供养金X亿元。搭建XX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救助数据汇聚,建立“监测-预警-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流程,及时将困难群众纳入低保保障。推动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1075个,筹集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已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XX万元。
二是聚焦老有所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并发布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明确服务项目、供给对象、供给方式和支出责任主体,建立老年人需求评估制度,全面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对最低生活保障、贫困对象中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累计发放高龄补贴XX亿元、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XX万元。今年完成特困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7989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张,培训养老机构从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8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