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狗猎虎击髀石
辽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在接受双族节庆习俗的同时,又掺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或迥然相异,或内容近似的独特民俗。
狗不仅忠诚,还通人性,是契丹人看门护帐、游牧、狩猎等日常经济活动的重要帮手,备受契丹民族的重视,更被视为具有驱邪避灾等神奇力量的神圣动物。
按照辽国的习俗,八月初八当日,要宰杀一条白狗,并将其埋在寝帐七步远的地下,仅嘴露出地面。七天后的中秋,把睡觉的帐篷向前挪动罩住白狗葬身之地。契丹语中,“捏褐”代表狗,〝耐”是头的意思,因此,这一习俗又叫作“捏褐耐”。
根据有关记载,辽太宗耶律德光灭掉晋以后,在进入晋皇宫之前,就曾“磔犬于门,以杆悬羊皮于庭为厌胜”。在耶律隆绪(辽圣宗)统治时期的“澶渊之盟”以后,圣宗首次接见宋使时,“有巫者一人乘马抱画鼓,于驿门立竿长丈余,以石环之,上挂羊头、胃及足。又杀犬一,以杖柱之。巫诵祝词,又以醯和牛粪洒从者”。这些历史记录都说明了辽代的契丹族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对狗的信赖和崇拜。
中秋节与中原习俗大相径庭,重阳节却所差无几。汉族过重阳,惯例要插茱萸、饮菊花酒。契丹族过重阳,菊花酒要喝,茱萸却不用插戴,而是研磨成末混在酒中,再将荣萸酒洒在门上,寓意着消灾解厄。皇亲贵族们的重阳过得更加精彩,皇帝带头率群臣部族射虎,射虎少的部族就要摆筵席请大家聚餐。
除节庆外,辽代因地制宜的娱乐活动也不少。北地苦寒,每到冬日,河流严冻冰封,击髀石就成了辽国百姓最为喜爱的冰上运动。髀石又称髌骨,即动物膝关节连接处的骨头。游戏时将髀石置于冰上,参与者相互间进行传击。这个活动不仅在民间流行,也深得皇室喜爱。辽应历六年(956)十月,辽穆宗就曾与群臣一同冰上击髀石为戏。
俳优歌舞与杂奏
无论是竞技类活动还是节日民俗,都离不开歌舞音乐。据《辽史》记载,辽代音乐有国乐、雅乐、大乐、散乐,鼓吹乐、横吹乐等。其中,国乐、雅乐、大乐多用于祭祀、冊封等正式场合,鼓吹乐与模吹乐为军乐。但要论起普及程度,就非散乐莫属了。
散乐起源于汉乐府,于后晋天福三年(938)传入辽国,随即流行于宫廷、民间。散乐所用乐器主要有觱篥 (bi li)、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鞋、拍板。根据演奏场合不同,散乐所用乐器及乐器出场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例如,宴请宋国使者时的散乐表演,就比皇帝生辰时的表演多了“击架乐”而少了“鼓笛”,“琵琶独弹”这一环节也被排在了第四位,而庆贺辽国皇帝生辰的散乐表演,“琵琶独弹”则在第三位。
辽代散乐表演的热闹程度,从河北宣化辽金壁画墓中的《散乐图〉可略见一斑。宣化辽金壁画基发掘于 2013 年4月,与著名的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仅相距约一千米,《散乐图》刻于墓室西壁。其中,除一人似为女性舞者外,其余均为男性乐手。舞者位于乐手身前,躬身甩袖,双脚作"踢踏"状,动感十足。
《散乐图》虽为石刻壁画,但其流畅的线条、生动的人物及丰富的色彩比起绢、纸画作亦毫不逊色。由此可以看出,辽代石刻绘画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散乐图》 年代:辽
材质:石壁
收藏地:河北张家口宣化辽金壁画墓墓室西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