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体局经验做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县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通过改变教育布局结构、改变学校办学模式、改变教师管理方式的“三变”改革,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县学生从脱贫攻坚期内的学有所教到过渡期内的学有良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一、改变教育布局结构。针对全县优质教育资源总体有限且城乡间、校际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按照“适度超前规划、相对集中办学”思路,推动教育布局从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使学校发展更均衡、学生就学更方便、接受教育更公平。一是高中向城区集中。采取整体合并方式,将农村综合高中并入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将3所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县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学资源覆盖面,实现高中“全面进城”。二是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按照“合理布局、效益最大”原则,规划撤并教学质量低、生源相对较少的农村薄弱初中34所,在县城所在地改扩建初中1所、扩容改建保留初中15所,满足周边乡镇就学需求。三是小学向乡镇集中。规划撤并小学80所,新建中心小学2所,保留中心小学39所,将师资力量向集镇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乡镇中心小学转移,着力构建以城镇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为主,分校区为辅的多元协调发展的小学新格局。四是幼儿园就近就便集中。通过在乡镇中心小学增设幼儿园、将被撤并普通小学校舍改建为幼儿园等方式,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就便入学”。2023年,新增幼儿园1所,撤并中小学58所,分流学生9584名、教师885名。
二、改变学校办学模式。着力破解县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大胆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打通城乡教育“壁垒”。一是以城带乡划学区。以全县办学实力最强的城区学校和城市副中心芦溪镇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在同一学段内,按照规模一致、实力相当、特色相似、地域相近的原则,将全县28所初中划分为5个学区、83所小学划分为8个学区,实现强弱共建、大小共建、远近共建的学区划分格局,构建新的教育版图。初中每个学区辖6-9个镇乡,平均覆盖人口13万人,学生5000人;小学每个学区3-5个镇乡,平均覆盖人口8万人,学生7000人。二是以放代管活学区。学区长学校校长实行竞聘上岗,选聘1名学区长学校副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97070.html